战争不是常态,是王朝负重前行的“极限操作”。很多人看小说看习惯了,主角带一支军队说打就打,今天围剿山匪,明天奔袭敌城,后天血战十万敌军,仿佛战争跟吃早饭一样日常。
但现实是什么?
战争,是古代王朝承受能力极限下才会动用的“国家级高风险手术”。
你以为“打仗”是政权肌肉的展示,实际上是国家财政的透支、官僚体系的极限运转、百姓税役的加压到底。
正常王朝,是尽量不打仗的。因为只要一打,哪怕赢了,也是“伤筋动骨”。
你主角天天开战,真实后果是:财政崩、国库空、百姓逃、将领反、朝堂乱,最后你连饭都吃不上。
打仗一天,可能就是一年的财政支出。
咱们先算一笔最朴素的账。
古代军队打一场仗,哪怕是小规模交战,都可能造成以下开销:
军粮(每天人均升米);
饷银(一个兵月饷最少一两);
马草料(战马每日o斤草);
武器折耗(箭矢、盾牌、弩机、枪刃等);
行军后勤(驿站调度、车辆、工匠);
疗伤(药材、营地卫生、医官开支);
押运、文书、人力调度等“隐性成本”。
明代一次中等规模出征,朝廷统计开销过十万两白银起步,长期作战则达百万两乃至千万两。
这个钱,是从哪儿来?是百姓赋税、商税、盐税、户税、地丁税一层层刮来的。
你主角一年打五十仗,那你干脆叫“崩国达人”。
别以为战争只是军队的事。真正的战争,是对国家方方面面资源的统筹压榨:
财政系统:负责筹饷、银、调库;
后勤系统:调粮、运兵、设站;
官僚系统:征兵、编军、写文书、核账;
工业系统:制箭、铸甲、配药、造器;
农业系统:征粮、收税、屯田;
运输系统:渡船、驿马、车道、人夫;
情报系统:派探子、设耳目、整理敌情;
外交系统:安抚边疆、对外示弱或示强;
你一打仗,所有部门都要全线“战斗化”。
天天打,天天忙,一年下来,整个国家像得了高烧一样没完没了,迟早虚脱。
兵员不是无限的,战损是最难恢复的资源。战争伤兵死将,这很“常规”,但很多穿越主角根本不把这当事。现实中,士兵不是随便找的:
得是编户齐民;
有户籍背景;
年龄体格合格;
经过征兵制核定;
训练周期长(至少半年以上);
战损后要重新补充、编列、信任培养。
而且士兵战死,不只是战斗力损失,还牵连:
家属抚恤;
地方劳动力减少;
地方官吏责任;
军心动摇;
民众对战争厌恶情绪加剧;
你天天打仗,天天死人,朝廷就要天天“抚恤”,户部天天赔钱,吏部天天补员,百姓天天丧夫丧子。
还练什么兵?还收什么税?人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