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历史剧不是历史 > 第3章 盔甲随便买盔甲属军需民间严禁私购(第1页)

第3章 盔甲随便买盔甲属军需民间严禁私购(第1页)

无论哪朝哪代,重骑兵,重甲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仅仅因为士兵本身的身经百战,更多的还是重甲带来的武力加成。

小时候,小孩子打群架,也知道衣服穿厚点,能多抗几拳,更何况是在战场上。而且有些战争是闪电战,讲究战决。可有些战争是持久战,比的是谁更能活,谁能在战场上活的更久。冷兵器时代,盔甲的重要就不言而喻了。你就是真有万夫不当之勇,锐器不能一刀伤人、杀人,让敌方失去战斗能力也没用。

盔甲是“军器”,民间禁止流通。

盔甲不是淘宝商品,更不是“古董市场”的日常收藏品。在大多数古代王朝,盔甲被视为军需物资,是国家专属管理的“军器”之一。

无论是宋、元、明、清,朝廷均有明文规定:

民间不得私铸盔甲;

民间不得购买、囤积、贩卖军用甲具;

私藏者按军法处置,轻则徒刑,重则死罪。

小说里主角打个铁就能为村民打造护心镜、铁盔披挂,现实中那叫“私造军器”,按律该斩。

别被影视剧中一块铁皮两条带子忽悠了,真正的盔甲制作,是极其精密且消耗巨大的工程:

材质讲究:甲片须用韧性强的熟铁、炼钢甚至皮革多层复合处理;

工艺复杂:需裁片、打磨、锻压、穿孔、铆接、缝合;

耗时巨大:一套步兵轻甲至少工匠耗时数周,重甲甚至需数月;

劳动密集:每道工序都需要专门工匠,独立完成几乎不可能。

更不用说高阶如“明光甲”“札甲”“鳞甲”等,其动辄由几百片铁甲片手工铰接而成,试问你一个穿越者如何凑出所需资源、人手与场地?

盔甲成本高得离谱,只有国家供给才扛得起。从明代兵部档案来看,一套中等士兵甲的材料成本(不含人工)约合-两银子,而高级骑兵甲可达十两银子以上。按照当时京城普通人年收入计算,这相当于平民十个月以上工资。

更可怕的是,这还只是材料账单。真正算上工匠工资、时间成本、运输管理、甲衣维护等,朝廷装备一支千人甲骑兵,动辄耗费万金。

所以各代政府一律采取军器集中生产制度:

设“兵器所”“军器监”“工部铸甲司”;

严格定额管理、统一配;

报废或遗失者需登记,擅自转让者军法处置。

盔甲的军事价值,不仅在防护,更在心理与组织意义上——穿甲者,常为受训练之兵。

明代律文规定:

“百姓私有铠甲者,论如盗军器,杖一百,徒三年;其聚众者,诛。”

而元代对甲胄管理更为严苛,连地方屯民若未经许可制用甲胄,都会被视为“意图作乱”。

朝廷的逻辑很简单:

有甲=有反心;

有甲=组织能力增强;

有甲=对抗官军可能提升。

所以你穿着一身盔甲走在市集,不是“帅气”,而是“惹祸”,说不定就被衙役请去“喝茶”了。

历朝盔甲“备案制度”:甲在不在都要登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