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时萋要在村里过年,最高兴的是东知。
这小子吃了一秋天的炸麻雀,虽然麻雀都是他打了,却还是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相比于那一锅锅的油,自己那点不要钱的麻雀算啥。
之后他捡的山蘑菇和果子都没要报酬。
说实在的,总在方知青这儿吃独食他也不得劲。
结果带了几只炸麻雀回去,没得着好还挨了顿揍。
他这孝心立刻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后头还是方知青和他娘唠过磕,他娘才好言好语的给他解释了。
他家还没分家,跟好几个大伯住一块还有爷奶。
他带回去烧了的麻雀也就罢了。
那黑乎乎的没人得意。
这种炸的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用了不少油水,往回带就是惹祸。
家里长辈一大堆,那屋子又不隔音。
他傻呵呵的往出拿不是擎等着找事呢。
一个人在卫生所吃饱了就悄么声的。
她一个当娘的不图孩子手里这一口。
东知有点难过。
他家经常因为一个鸡蛋,一点猪油吵架。
别家也都差不多。
什么时候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呢?
对于东知这样的问题,时萋没有给他解答。
现在说往后的事,都为时尚早。
政策没有到那一步之前,任何话也不能随便说。
讲经济、讲发展?
一个十岁的小孩,也理解不了。
最多在她空闲的时候给东知多补补课。
他这三年级上的水分很大。
按时萋出的测试题来看,一年级学的知识还大部分都不记得呢。
学习这事不少小孩都不喜欢。
但能和方知青一起学,东知却愿意。
这里屋子烧的热乎,他做题,方知青也在看书。
还有大黄趴在脚底下。
方知青发的粮食和肉也够自己一个人吃,根本不用像别家那样,因为谁多分一口肉闹的鸡飞狗跳。
他觉得方知青这样的日子过得比村里谁家都好。
往后他家里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是神仙日子了。
小小年纪的东知,心里暗自给以后的生活定了个目标。
七十年代知青39
西代村人口不算少,至少在整个公社里,人口数量是排得上号的。
但看病的人一直都不太多。
每年也就秋收过后,能迎来一个看诊小高峰。
这样的数量时萋怕这个世界结束后,看不出能量波动。
不由得有些着急,期盼高考恢复的消息快点出来。
同时心态也有些不稳,即便手里的一摞书已经翻的快要烂掉了,她还是担心自己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