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章峥没要。
自己有钱买是锦上添花,没钱借钱买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了,章小水也不会喜欢的。
只是心里有个惦念遗憾。努力赚钱。
几人去逛,一条街杂货铺子十几家,他们逛完了,一件都没买。买不起,东西太贵了,便宜的样式华水县也有,别说章峥了,石墩和虎仔看多了精贵好看的,再看普通的也觉得差了点意思。
眼光高了,兜里的钱没变,几人也没丧气,脸上都是自信,他们还年轻,现在不能买,今后随便买。
一逛到了天黑,那夜市是必须去的。
府城的晚上灯如白昼,街边的屋子基本都是两三层,屋檐都挂着灯笼,不说酒楼了,就是摆摊的食摊挂的灯笼也漂亮,淡黄的光晕从薄如蝉翼的灯壁透出来,小吃食物都显得色泽诱人。
小吃种类那也琳琅满目,如果华水县是荒漠,这里就是鱼米之乡。什么肉卷青菜、酱香饼、卤煮、鸡蛋肉堡、烧鹅、瓦罐汤、包浆豆腐、炸豆腐、臭豆腐、烤苕皮、梅花小糕……
价格最便宜的是七文一份的臭豆腐,但只有五块,和巴掌大的烤苕皮。
三人都是买一份分着吃,最后一条街都吃遍了,有的难吃的要死,有的还不错,三人像是掉进米缸的老鼠,也有点冲动花钱。那贵的物件买不起,这小吃摊还买不起吗?原本二十文一份的瓦罐汤都会觉得贵的,但是一对比其他那些哥儿用的东西,这二十文不要太便宜了。
府城里人日子丰裕,即使逛夜市,不论男女老少哥儿丫头,手上都有镯子,头上也会带点头饰,很少全素的。
虎仔一口吞了热乎的鸡蛋肉堡,满足的哈了口气,瞧章峥对那些灯笼看来看去,眉头思索很认真的样子。
不会是想到成亲时的红灯笼了吧。
然而章峥问他们道,“你们看有的食摊用的红灯笼有的用的黄灯笼,这是什么讲究。”
石墩和虎仔都忙着吃,忙着看,手还得招架别被拥挤的人群把食物撞掉了。心里只嘀咕府城的人怎么这么有钱,都晚上出来吃,哪还能注意到什么灯笼。
章峥道,“基本上沾了肉的摊子是红灯笼,素菜豆腐类的是黄灯笼。”
石墩也发现了,“莫非是这边的规定?”
章峥也不知道。回村里试试就知道效果了。他家应该也摆摊了。虽然舅父可能极度不愿意,但是舅舅应该是很坚决的。
他还挑了烤苕皮和烤肉卷青菜、炸豆腐这三样,看了人家手法,没什么巧的,火候和步骤他看了就会,估计秘密就在酱料上。
等回村了也仔细研究看看。
三人逛吃完夜市,虎仔摸摸圆滚的肚子,打了个长长的饱嗝。
虎仔满足道,“好吃,三人一起才花了一百文。”
章峥有些肉疼,“才一百?”
虎仔道,“白天你买那些东西随便一个发带就三十文,你这会儿心疼了。”
石墩道,“章峥真可怜,章小水不疼你,你自己也不疼你,哎哟,可怜我们的峥宝哟,还傻兮兮给章小水各种买买买。”
虎仔也嗯嗯点头,太可怕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难怪被章小水拿捏的死死的。”
章峥道,“人贵自知,你们远远还没达到人的水平,更难达到我这个大人的水平了。”
三人吵吵闹闹的往脚店走,出了热闹的夜市,已经天色晚了,原本灯火通亮的街道渐渐熄了灯。
府城大的很,星罗棋布的,三人不熟悉路况但是又不想沿着原路返回。识路记路也是镖师的技能之一,三人凭着方向和大致对府城路线的估计,自己抄了近道回去。
还没到宵禁时刻,坊市还没下钥,经过一片宅子时,那街道格外宽,墙壁里是亭台楼阁挂着没灭的灯笼,好像天上的星星。
巷子里基本没人,三人刚拐入巷子时,就听到一个角门处有细微的说话声,低低的急促的,好像在争吵。
门里的人道,“五两,不能再低了。”
门外的人道,“哎呦小少爷,这太贵了,这东西转手就要降价的,再说我还得层层销货,卖出城去不得脚费吗?”
门外的人是一点都不着急,反正这小少爷欠赌坊的银子又不敢给家里说,只得偷偷变卖屋里的器皿。
要是官宦人家他是不敢这样怂恿的,但是这家只是做蜡烛起家的商贾,并没什么势力。
果然门里的人又着急道,“那四两。”
门外的人道,“三两。”
门里的人气的脸红脖子粗,价格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人拿捏吃准他的那样子让他十分不爽。他是家里的小少爷,从来没人敢这样对他讨价还价,这不过是低贱的二道贩子就敢欺压他。
恰好门外有脚步声路过,小少爷道,“喂,你们三个,谁身上有二两银子,我卖给你们了!”
章峥三人走近一看,一对双飞雁的灯盏,一个暖手的镂空雕花缠枝铜壶,一个……上面是圆的下面缩小,里面雕有纹样,像一个长圆铜盒子。
那二道贩子见三人真来凑,吓唬他们又给门里人道,“我出四两,四两我买!”
少爷骄纵任性,就喜欢看刚才悠哉拿捏他的人这会儿赤急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