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雷霆门与大辉朝关系颇好,但副门主对大辉朝的印象,却始终维持在水准线之下,原因很简单,立场有别,仅此而已。
不论双方的关系好到什么地步,终归是两个势力,一旦雷霆门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朝廷的敲打与打压必定如影随形而来,而这个时候,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雷霆门主动退让。
雷霆门已经不能再强了,要是继续强下去,有了武功冠绝天下的武道老祖坐镇,还拥有着雄浑的势力,就算雷霆老祖拍着胸口说自己别无二心,朝廷也不会相信。
副门主作为主持门中事务的负责人,没少处理这些事情,如此一来,自然对大辉朝的印象好不起来,眼下大辉朝打出GG,他心中的野心自然而然的便升腾而起。
雷霆门进化为雷霆朝,岂不快哉。
这封从大辉朝中央传出的遗诏圣旨,犹如砸落湖中的巨石,顷刻间就引起了巨大的波澜,有观望者,也有不知所措者,尤其是各地的官府。
各地官府的主政之人,看着这份遗诏圣旨,皆是错愕与茫然,他们很多皆是天京各大家族驻扎地方的棋子,或者很多朝堂大人物的属下,他们绝不相信自己头上那些心狠手辣,行事龌蹉的大佬们,突然间就顿悟,手挽着手,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危而慷慨就义。
但是,不论他们通过什么渠道询问,朝廷中央皆是静默,没有给与任何信息回馈,他们也试图派人进京,但自从那一封遗诏圣旨发出后,天京城却变成为了诡异的凶险绝域,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
各地主政之人往昔还觉得朝廷中央就是个傻逼,只知道抽地方的利益来养肥自身,但在此刻,他们终于知道没有中央,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国家机器的力量彻底崩溃,各地官府察觉周围的武林组织开始蠢蠢欲动,便想要按照以往的套路调兵遣将,震慑那些武林组织,但调令发出去,却发现各城镇,皆把兵权扣下来,把调令当做空气看待,生怕士兵一走,自己就要凉了。
没了中央的坐镇,各地各级官府皆开始自行其事,拥兵割据之势已成定局。
各地官府的混乱,也让一些有心人窥见了破绽,某地郡县,一个长期被当地官府当做贼匪剿灭的武林势力,骤然发难,攻破城镇,血洗官府,狠狠报复了往昔被大辉朝镇压的怨气。
这消息一出,顷刻间就将大辉朝各地官府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大辉朝镇压各地武林组织,那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可谓积怨甚多,眼下大辉朝中央崩陨,地方官府陷入混乱动荡中,各地豪雄不落井下石才怪,眼看一场滔天杀劫便要诞生,却在此时,雷霆门骤然跨郡出手,三百门人身披硬甲,足跨战马,手持战枪,做雷霆一击,将那武林组织血洗了一遍。
“大辉朝皇帝与文武百官为天下苍生之安危,共赴国难,身殉社稷,无愧大辉太祖立国时的仁义之风,风骨可堪照日月,事迹也可为后世铭记,如此仁义传说,雷霆门愿以一腔热血与之同颂,于此,雷霆门奉武道老祖之名,昭告各方江湖同道,哀帝龙御归天之前,遇大辉朝之残部,须得……礼让三分!”
雷霆老祖的宣告,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武林。
这是一个不合常理的要求,但是,当雷霆老祖的宣言传遍天下后,各地原本蠢蠢欲动的武林组织,皆是停了下来。
武道并非只有利益得失的政治,而是拥有着超越得失之上的浪漫,这浪漫,源自于武者对武道的坚持与信仰。
化不可能为可能,铸传说而成老祖之人,便是武道信仰的具现化,雷霆老祖一言令下,在江湖之中本就有着非凡的权威性,尤其是,雷霆老祖有着足够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话语权威性。
那个被选出来杀鸡儆猴的武林势力,尸骨都还没收敛干净呢。
而且,雷霆老祖可不是烈火老祖这般孤家寡人,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江湖人脉,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他一言号令,诸多武林大派接连发声支持。
这些武林大派的掌权者,往昔对大辉朝皆不是很待见,但此刻,却是表露出一副极度钦佩大辉朝哀帝与文武百官之义举,恨不得随之而殉的模样。
武林中人,以威名而分尊卑,大辉朝这一份遗诏圣旨,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背地里猫腻绝对极多,但明面上的确是名传千古之传说义举,所以他们也不介意凑过去蹭个热点,一起联手抬个花花轿子,反正只要出个声而已就行了。
而且,这些武林大派的掌权人,哪个不知道雷霆老祖此番宣告之下藏着的是什么心思,他们联袂发声,但暗中也是携此之势,暗中威逼各地官府。
但是,舆论倾向一旦成型,便是势。
那些武林大派的掌权者,玩的只是江湖套路,真要让他们陪着哀帝一起为天下苍生安危去死,他们绝对会翻脸不认人,但这些言论传播开来后,却并非没有意义。
夕阳西下,某个城的勾栏院中,一个微醺的汉子,想要再来一场,但摸了摸口袋,却发现钱银不足,最后也只是蹲在青楼门口的面摊中,点了一碗素面,以作醒酒。
恰在此时,不远处便有说书人在说书,说的正是最近轰传天下的那一封遗诏的故事。
“哀帝不信巫祖有大能,巫祖也不恼,当下便随手一摘,你们猜怎么着?巫祖竟以无上武功,将天穹之上的大日摘了下来,把玩于掌心,哀帝一看,便知巫祖有大能,从龙椅中走下来,深深拜下,恳请巫祖赐下解灾之法,巫祖摇头,却对哀帝说,你须一死,方能救灾……”
说书人抑扬顿挫,把一段故事说的那是玄奇无比,周围听众听了,都忍不住沉迷进去。
这汉子听了,微微咧嘴一笑,他也混过江湖,知道这说书人之言当不得真,但细细听之,也有几分心神摇曳,因为,说书者虽是编造,但故事的脉络却是真实的。
而且,巫祖的故事,也并非第一次为说书人所传唱了,就在不久之前,巫祖舍身镇鬼蜮之故事,也已传遍四方,有这个故事垫底,自然让哀帝的故事显得更有实感。
但此刻,却有听众不由得发出了冷笑:“那些官老爷,可真会这么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