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宋广告商笔趣阁 > 第121章 王家族弟(第2页)

第121章 王家族弟(第2页)

……至高学府沾了铜臭,这种事能有什么叫人高兴的呢?

罗月止自不知道他所想,看他冷眉淡目盯着花丛发呆,只以为这孩子紧张。

他心里暗道:等一会儿正事了了,王仲辅若无事,他便邀请这俩“应届考生”一起去樊楼,吃个好席松快松快。

博学多识的学究,兴许脾气都会有些古怪。

老夫子叫二十几个贡生一同进屋去,出来却是一个一个出。王仲辅排得靠前,出来的尤其之快。

“我还说听听夫子对你家表弟的评价呢,却没想到最先被轰出来了。”王仲辅笑道。

“怎么样?”罗月止赶快问他,“什么叫轰出来,老夫子还同你发脾气了?”

“还行。”王仲辅只说了这两个字,旁的似乎不想提了。

罗月止怕他压力大,便不再追问,只跟他说请客去樊楼的事儿:“乱水说他今日要去岑先生府上拜见,就先不叫他了,你不是也有个族弟进京赶考来了么?不如叫上他一起,考前放松放松也是好的……说帮你照顾,我到现在都没插上手呢。”

“说起来是个乌龙事儿。早先是表弟的姑母同我家联系的,没成想误传了话儿,将日子说岔了,等他托朋友寻好住处,家里的弟妹也接过来安顿了,我才知道他早就到了京。”

罗月止道:“你之前同我说过,虽是同姓同族,但两家已好久没了交集,兴许你那族弟是不愿劳烦你们。”

“也好,随他罢。”王仲辅道,“我与他素未谋面,若叫我突然去欠人家情分,兴许我也是会不乐意的。现在可不必从前,亲戚不代表亲近。随便拿件事打比方,与我同在太学的曾子固,月止知道罢?他竟与那曾子固是至交,这事我之前就全不知晓。”

罗月止含糊地应了一声。

曾子固罗月止是听过的。

或许提起另一个名字会更耳熟,他单名一个巩字,正是那名才传世的曾巩,“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便是他笔下的名句。

他在政治上跟欧阳永叔是一派,虽现在未入朝局,但去年写出了一篇《时务策》做敲门砖,由此得到好些朝中大佬的青眼,论谁都能看得出前途不可限量。

罗月止就算历史再怎么不好,也晓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未来是个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罗月止自认为宠辱不惊,却唯独对这些大人物说不上的怕。

就算他们仍是弱冠年纪的“未完全体”,也从来不敢随意结交。

往常听赵宗楠和王仲辅偶尔提起朝堂上的晏相公,说起他又写了哪些花团锦簇的词,还有远在边关做安略副使的范希文和韩稚圭,又上了哪些劄子同朝臣吵架……罗月止只敢听,都不敢吱声。

不知是不是罗月止自己思想有问题,这些人物的存在或多或少在提醒罗月止两世为人的荒唐,罗月止觉得心虚,又觉得莫名胆怯……实在放不平心态,素来秉持一个态度,就是敬而远之。

王仲辅仍在说话:“……介甫也真是,带着新过门的弟妹上京来,却将人撂在一边,只顾着跟曾子固他们玩到一起去。”

罗月止唔了一声,不久后突然反应过来,愣愣盯着王仲辅:“你说你那个同族的弟弟叫什么?”

“介甫啊,王介甫。”王仲辅没想到罗月止反应这么大,困惑地看着他片刻,随后咂了咂舌头,“难道我没跟月止说过……怪我。这段日子真是读书读昏头了。”

罗月止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王介甫啊?王介甫啊!?

王仲辅侧目,觉得他这反应不寻常:“我这族弟确有些才名,但名头比起曾子固还是差些的。怪事情,之前月止讨来了苏梓美亲手写的题词都稳重自得,怎么听到介甫却震惊如此?你认得他?”

罗月止憋了半天,一句话也没敢说。我不仅认得他,我还会背他好多诗……

若罗月止晚生个几年,不仅要被人叫“白字状元”,兴许拜他那篇《伤仲永》所赐,还得添个诨号叫“罗仲永”呢!

“可惜他性情执拗,连我也只见了一面,又素来不喜交际,我今天约他去樊楼,估摸着也不愿赏光。月止今日怕是无缘与他相见。”

“不见为好,不见为好。”罗月止喃喃道。

若当真能随口就能把王安石叫出来吃饭。

他才觉得这个世界要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罗月止:我不配我不配我不配我不配……

敢和当朝国公滚床单,不敢和历史大佬约饭。一种罗月止特有的穿越型社交恐惧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