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走进不科学txt百度 > 第152节(第1页)

第152节(第1页)

因此骤然听闻有真正的马车可坐,整个人立马兴奋了不少:

“王哥儿,咱们这次要去哪儿啊?”

徐云朝他递过了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说道:

“这个地方,你去过吗?”

张三接过纸条瞅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王哥儿,俺不识字儿……”

徐云恍然的一拍额头,拿回纸条,念道:

“蛹路街吴起庙旁河王巷……”

“噢噢,吴起庙啊,那儿俺知道。”

听到这个名字,小三儿顿时一拍手:

“还是得进朱雀门,不过咱们上次是朝东,这次得朝西顺着汴河走,差不多接近郑门那地界儿。

王哥儿,这次咱们要去的是哪个大商人家吧?”

徐云笑着看了他一眼,一边走一边问道:

“何出此言?”

小三儿朝某个方位指了指,如今汴京城内基本上见不到二层以上的建筑,因此远处有栋五层建筑相当显眼:

“矾楼就在那儿呀,而且再过个西角楼大街,边上就是御史台和西尚书省了,那儿的一栋房得好几万贯哩!”

听到这个数字,徐云也不由咋了咋舌:

“好家伙,一栋房要几万贯?”

小三儿可劲儿的点了点头,眼中划过了一丝羡慕:

“是哩,那儿可是京中最贵的一块地界了。”

徐云又看了眼矾楼,也就是后世有名的樊楼,眼中的惊讶仍旧没有褪去。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

此时北宋的房价,比起后世都不逞相让。

在北宋前期。

汴京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大概一千贯出头,并不算贵,因为这是一家数口甚至十数口一起住的屋子。

综合物价大概等于后世的六十到一百万,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到了北宋后期。

汴京房价就跟发了疯似的,一年涨一大截。

根据人大历史学院包伟民教授在2014年出版的《宋代城市研究》中估计。

北宋后期的汴京的人口密度,甚至达到了12000-13000人每平方公里。

要知道。

哪怕是后世燕京那个热心群众扎堆的朝X区,人口密度才每平方公里七到八千呢。

当初欧阳修在做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主判的时候,甚至只能去选择租房子。

还有一位对房子怨念很深的则是老苏的好友,苏轼的弟弟苏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