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须得隔开,还得有一定的修饰,才能连贯起来。
没人比田浩更有经验了,毕竟他前世上学的时候学过啊!
虽然不太多,但他后来也研究过一点古文。
说实话,古今文章对照,差好多哦!
这般辞藻华丽的文章,拿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解释,不仅失了文采,更是将他们那一点都站不住脚的道理,给摆了出来。
“您老可歇会儿吧!”
“坐下来,不然还要被赶走吗?”
原告席位上的人也很无奈,这与他们想的不一样。
那原告讼师硬着头皮道:“我们认为,这桩亲事,于情于理于法,皆成其美事才对。”
王法看了看他:“于情于理与法?如何个于情于理于法?请解释一下。”
“自古以来,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告讼师只好继续瞎掰,他自己都觉得说不下去了。
“反对!”二丫又反对:“原告讼师没有提供任何物证和人证,便强行将案件合法化,我反对。”
“反对有效。”王法又问原告讼师:“原告讼师可提供物证和人证?”
“要什么人证?”对方有个打扮富贵的老爷气急了:“你们还不让亲人作证,是要不承认这门亲事吗?搞得这样麻烦,自古以来,官审民案,何来”百姓听”一说?自古以来,女子何尝有过大营一说?还当了官!”
商务部部长蕙娘,就坐在陪审团席位上,一身官服,很是威风。
王法慢悠悠的道:“自古以来,也没天子去了徭役的呀!”
“这是那个秦大人,原来的工部尚书。”王破跟田浩小声道:“他其实更想去商务部,可惜的是,他工部尚书的位置没保住,商务部招收人员的时候,他没考上。”
“商务部那里招收的人才,连一些学堂出来的高材生都没考上,他?”田浩撇嘴。
不是田浩看不起他,一个连账册子都看不明白、算盘子都不会扒拉的人,去商务部干什么?
税务他都不知道缴纳多少,怎么核算,这样的人,进了商务部,去商务部看大门吗?
秦大人发火,但是很可惜,没人重视呀!
而且还被人给顶了回去,百姓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善良了,毕竟免除徭役,是百姓们获利,普通的富贵之家都是用钱赎买徭役的名额,老爷少爷们都不用去的,最后那钱给了谁,还不一定呢。
有功名的读书人、高官显贵之家更是不会出人去服徭役,他们都是免除徭役的好么。
以前是百姓干活他们看着,现在大家都不用服徭役了,谁都不干白工啦!
原告那边被怼的哑口无言,没词儿了,而被告那边反倒是言辞犀利,咄咄逼人。
以至于最后,连乡老们都觉得,原告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