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氧化汞锑今后在核弹上的进一步研究遇到了卡壳,也可以同步转向航空航天领域。
毕竟别忘了……
杨振宁所设想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就是一个标准的航天项目呢。
当然了。
置换这种前景的“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毛熊版本的那种黑科技基本上是没啥可能出现了——不过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还算事儿?
后世别说红汞炸弹了,中子弹甚至氢弹都没有实战过呢。
截止到2023年,亲眼见证过原子弹威力的也就那么些个熟人罢了。
因此比起实战能力,概念上的威慑……也就是证明自己掌握了这项技术,显然要比前者更加重要一些。
“……条件不足啊。”
王浩然下意识摸了摸下巴,很快也理解了于敏的意思: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咱们如今的工业水平还是有些不足,短时间内搞出标准版的氧化汞锑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我认为咱们可以把这个项目联名报上去,作为一个备忘录性质的课题存档。”
“等到咱们原子弹爆炸成功,届时的人手就可以一部分研究氢弹的小型化,另一部分去研究氧化汞锑在核武上的应用了。”
“于敏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安排很合理。”
于敏很快点了点头,但很快便又话锋一转:
“不过……”
王浩然看了他一眼:
“不过什么?”
于敏有些憨憨的挠了挠头发,脸上露出了些许羞涩的笑容:
“不过浩然同志,氢弹小型化的技术……我们小组已经在三天前突破了。”
王浩然瞬间呆立当场:
“?!”
整个会议室现场亦是落针可闻。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王浩然方才带着惊愕回过了神:
“于敏同志,你说什么?你们解决了氢弹的小、型、化?!”
大于再次露出了一道人畜无害的笑容。
王浩然感觉自己有些麻了。
要知道。
氢弹的小型化和上头提到的微型中子弹可不是一个概念,微型中子弹是属于【体积威力等比缩小】的范畴,而氢弹小型化指的则是体积缩小威力不变——这个逻辑之前用体重身高的例子解释过一遍。
从战争角度上来说。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