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走进不科学的番外 > 第1405节(第2页)

第1405节(第2页)

“我也好了。”

听闻此言。

杨振宁便转过身,与同时回到正面的另外二人对视了一眼。

接着三人同时摊开手掌,将左手伸到了面前。

在看清彼此手上写着的字后,黄昆顿时惊诧的一挑眉:

“咦,老杨,老李,你俩怎么比我多一个数儿?这括号又是啥情况?”

只见此时此刻。

黄昆手上赫然写着一个“61”,而杨振宁和李政道手上写着的都是……

62(63)。

这代表黄昆认为的基本粒子有61种,李政道和杨振宁推导出的则是62种,并且括号里的数字多半还有某些说法。

要知道。

黄昆虽然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和半导体物理学研究,但他在理论物理这块的经验还是很扎实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和玻恩有共同话题并且合作写书。

实际上。

当年他在利物浦大学读书的时候,就读的正是理论物理专业。

因此别看他目前负责的研究和理论物理关系不大,但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其实同样很深。

此前赵忠尧他们的论文在国际发表的同时,也在国内的《物理学报》上刊登了相同内容。

这篇文章同样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黄昆也在同事们的讨论中对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便包括了……

元强子模型框架内可能存在的微粒数量。

根据黄昆的推导。

在这个框架内应该存在61种粒子,从性质上可以分成四大类。

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是双喷注图的“层子”,理论上应该有六种类别,同时三个内部自由度。

另外每个层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因此层子数量一共有3X6X2=36种。

第二类粒子则是论文中直接定义的轻子,数量一共有12种,中微子也被归到了这一类。

层子和轻子组成了费米子,它们构成了物质最开始可被观测的结构。

也就是说,费米子共有12+36=48种。

接着是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这是物理学界很早就定义的玻色子。

不过在元强子模型中,玻色子被分成了两类:

传递了粒子之间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以及负责产生了静质量的静质量粒子。

静质量粒子是一切质量的来源,因此元强子模型中将其称之为“女娲”。

而在规范玻色子中。

起到电磁相互作用玻色子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光子。

至于弱相互作用的玻色子则有三个,具体目前还没发现。

强相互作用的传递粒子同样尚未被找到,根据计算黄昆得出的数量是8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