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儿,想必有些同学已经明白了过来:
徐云之所以不对玻片染色,就是因为他给老苏观察的是……
精细胞!
没办法。
上面提过,徐云是个很讲究仪式感的人。
因此在活体细胞的观测方面,他选择尊重了历史:
大家都知道。
胡克发现并且命名了细胞结构,不过他看到的是死亡的细胞壁。
真正观测到活体细胞、开启微生物学的是列文虎克。
但在99%的教科书上,在谈完列文虎克的贡献后,都不会深入提及他所发现的细胞名称。
因为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过程,实在有些18X:
1677年一个秋日的夜晚,列文虎克和妻子正在为爱鼓掌,一度根深蒂固。
不过很快,列文虎克的骚操作出现了:
根据两年后列文虎克给英国皇家学会写的信中所记。
他在“X精后不足几秒便立刻”跳起身来,带着精X样本直奔自己的显微镜。
在显微镜下,列文虎克看到了“数以千计沙粒般大小的活体微型动物正在游动”。
自那以后。
他将这些东西称为“微动物”。
另外列文虎克还特意指出。
这次实验样本是通过“正常夫妻X交”,而非“不道德的紫薇”获得的。
他甚至不嫌麻烦地设法将信件翻译成拉丁文,不过并没有提及他的妻子对这项惊人发现做何感想。
此事并非杜撰,而是真事。
基本上超过高中的教材都会有所提及。
其实吧。
在后世的实验室里,几乎每个生物狗都曾经观察过自己的X细胞。
一些女同学还特喜欢撺掇班里最帅的男生捐X给大家观察,毕竟一滴半滴就够30多人分了。
另外在一些生物BBS上,还经常有人会讨论如何带X细胞的方法。
比如考虑到X细胞在液化……也就是biu出来半个小时后比较适合观察。
因此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用酸奶盒装X液作为伪装。
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带进教室了,问就说是酸奶。
如果有人怀疑,喝一口便是。
至于如何保证是真喝还是假喝,这就看每个人的演技水平了。
或者就是鹿在避x套里打个结不要让它流出来,然后放口袋,找个机会上玻片。
至于再丧尸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