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走进不科学的番外 > 第118节(第2页)

第118节(第2页)

徐云对于微生物的解释同样宽泛了一点:

他将细胞结构这个关键分辨点给暂时隐去了,直接把细菌和病毒性质归类在了一起,目的也一样,还是为了好让老苏理解嘛。

或许是有先前物质微粒打底的原因。

徐云这番与这个时代眼中相悖的话说出来后,老苏的反应倒是没那么失态。

毕竟他也是个准权威级的医师,对于‘微生物’的概念,相对性的有那么一丝认知上的契合。

毕竟中医对于很多病的描述都是以‘感’字开头的,又例如常听的‘邪气阴气浊气入体’等等。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运转有一个正常运行状态,凡是导致这个运行状态产生问题的因素就是邪。

风寒是寒邪,肺痨是疫邪。

其实一个疫字就足以说明很多事了。

不过为了避免撕逼,咱们保守一点。

不说是微观概念,至少至少算是对致病源的判断,这点总没毛病吧?

这是一个比较原始的认知,所以老苏对‘微生物’的说法反倒是挺容易就听懂了。

不过听进去归听进去,不代表接受了这个概念,老苏的性子显然也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

只见他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出声问道:

“原子也好,微生物也罢。

这些东西凡人肉眼必然无法得见,你又是如何知晓它们存在呢?”

徐云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老爷,您听过显微镜吗?”

……

第125章《关于我在大宋搞出发电机后又手搓显微镜的那些事儿》

虽然在过去的一天时间里。

徐云已经证明了自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的本事,并且具备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但或许是固有观念使然。

每当徐云嘴中冒出个新鲜词汇时,老苏总是会下意识的想到徐云男伶的身份。

毕竟男伶和身怀祖传医术这两个人设,其实是没多少冲突的。

这年头血脉连坐的事儿很常见,父辈腾达子女入狱入青楼的例子大把大把的常见。

因此老苏很容易就会把一些词儿和男伶挂上钩。

谁让徐云只是口述发音,而不是直接写的汉字呢!

比如真捅啦。

比如茎脉注射啦。

又比如这次的……

“衔微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