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程序繁复到极致。穿越者一个“我看你们饿了,来,粮给你们”,抱歉,这不叫仁政,这叫“私擅官粮”,要杀头的。
六、储粮动用要避开政治陷阱
“粮”这件事,看起来是德政,实际上是政治。朝廷最忌地方官或宗族地主私设粮仓,“养民心、养势力”,削弱中央威权。
例如:
唐代安禄山私建粮库,朝廷事后下令全部没收;
北宋范仲淹推广义仓,朝中保守派极为忌惮;
明末李自成攻城靠的是“分仓赈民”,反成民变基础;
清初地方豪绅“募仓济民”,被抄家查税。
你想借仓储“赢得民心”?民心刚到,官兵就到了。
七、仓储易被军队强征,粮为兵本,政权最怕粮落民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军政关系中,粮是核心资源。任何政权对粮食控制都近乎偏执:
宋代禁民间私存粟三十石;
元代重兵驻仓,民不得近;
明代强征地方义仓作军储;
清代大灾之年,军粮优先,百姓“望仓而饥”。
穿越者想搞仓储“安邦济世”?先问朝廷敢不敢让你积粮自保。积粮未必自保,积粮可能招祸。
八、仓储背后是税制配套,粮不是慈善,是财政工程
常平仓、社仓、义仓、太仓的粮从哪来?从税来。也就是说,你得先收得起“租调”、“丁粮”、“田赋”,才能入仓。
你不掌握税收,就没有合法入粮来源。你私收?那就是“民间私征赋税”,立刻入狱。你靠捐?民间那点银两能撑几年仓储运营?现实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仓要地基和人力;
储粮要税粮或买粮;
管仓要薪水;
防鼠要买药材;
粮要搬运队、秤、文书、账本……
所有这些,没有制度、没有财政、没有军警,你做得了吗?
九、地方仓储常遭哄抢、勒索、火烧、盗窃
仓储是“香饽饽”,也是“烫手山芋”。历代仓库频频遭遇:
灾民哄抢:如北宋陕西大旱时,义仓遭上万人攻破;
盗匪打劫:如明朝湖广“仓粮案”,仓主与土匪勾结,掏空太仓;
军队借粮不还:如清军镇压白莲教动用川陕常平仓,粮尽而仓毁;
地方豪强据仓自重:如宋代河北某地地主自设粮库抗税十年;
仓储不能没有武装、没有制度、没有法度,否则就是“民夺、匪抢、兵征、豪夺”的四轮暴打。
十、仓储不是“仓+粮”,而是政权象征
你以为你有钱、有技术、有仓库,就能当赈灾英雄?不。古代社会不是“技术决定论”的时代,而是“权力决定一切”的结构体系。
粮仓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代表着:
对民众生计的掌控;
对地方经济的调控;
对军队粮草的供给;
对地方权力的制衡;
对灾年的统筹与信誉。
穿越者想靠仓储“救百姓、赢人心”?一不小心就是“图谋不轨”的“异志之人”。
如你所见,仓储这件事,在古代从来都不是“备点粮、搞点仓”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整套治国理政的系统,是一条权力、财政、技术、纪律构成的链条。而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插手的善举。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