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没有这些练习题和书本可不行,以方时期记忆里的知识储备量,估么连个专科也够呛。
她每天收进储物格一点学习资料,慢慢把这些书都都存了进去。
现在在学校接触到这些书本还比较容易,等下了乡,再去找就难了。
有人讲课的日子,她也是努力去听。
总要比往后自己死读硬记要强。
在方家的日子其实很轻松。
方时期一直到十七岁都没有干过什么家务。
平时除了上学,在家时只偶尔带带弟弟一起玩。
时萋来了之后,倒还会做点分内的事。
特别是她自己的衣服,她并不想如原主一样都推给妈妈洗。
方母没有工作,所以家里的活都是她自己干,从不用儿女帮忙。
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都要分担一些家事,让孩子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像方母这样大包大揽的,子女只会觉得是应当应分,不以为然。
方母除了家务还会在后院子里种些蔬菜,养几只鸡。
也能填补家里食物上的短缺。
鸡蛋往常会攒一攒,换些钱票回来。
到了年节才做了给家里人吃。
时萋因为前些日子的“自杀”,已经连续吃了一星期水煮蛋。
这是给她一个人的加餐。
后头看时萋状态正常,似乎也想通了。
家里人劝了几次,她都坚持要下乡,最后共青团的人来确定名字时。
时萋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上去。
方母不仅没有松快,心里甚至更堵了。
孩子不懂事时她难受,孩子懂事了,她更是心酸。
数了数橱柜里的鸡蛋。
她拎起鸡蛋筐去了隔壁,现在这个时候供销社里也买不到棉花。
只能挨家挨户换一些回来。
七十年代知青3
临近毕业,时萋把高中两年的知识学了个大概。
若说科科能拿满分,那是痴人说梦。
只学了这么两个来月,再融汇了记忆,至少都可以考到及格了。
时萋很满意,这样的成绩,如果现在直接考试是白搭。
不过她时间还有很多,现在是73年,离高考还有三四年。
她并不着急,后面有学习的时间。
领了毕业证后,时萋也开始为自己下乡做准备。
储物格里是有不少东西。
上一世,临死前她往储物格补充了许多吃的和药材。
自己趁手的银针、武器也都在。
衣物料子存的不多,当时的工艺一般,普通百姓用的面料穿起来并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