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言当即就跳下去把人捞了上来带回了家。
回到家里李奶奶不干了,将李知言按住抽了一顿。
李母回来看到这一幕,气的眼睛都红了。
问李奶奶干啥一来就打人,李奶奶就说李知言没看好弟弟,害的弟弟落了水。
李母不相信李奶奶的话,问了其他人才知道,李知言下河救了人。
儿子救了人,回来还被打。
李母气疯了,但动手的人是她的婆婆,她一肚子气没处撒,只能扯着李知言的胳膊,照着他屁股上一顿拍,骂骂咧咧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李奶奶被李母的指桑骂槐弄得没了脸,带着俩孙子端着一盆子煮熟的鸡汤跑了。
下蛋的母鸡没了,还搭进去一个大的搪瓷盆子,李母一屁股坐在院子里咒骂了好半天。
李知言没敢触霉头,自己回屋换了衣服躺下了,当天晚上就发起了低烧。
被过继的小可怜【2】
没有退烧药,李知言吃了个饼子之后又躺下了。
熬吧,熬过了就好,熬不过就傻。
多大点儿事儿。
李怀柔用湿毛巾给李知言擦了擦,拍了拍他肩膀,“有事儿喊姐。”
李知言“嗯”了一声,这姐也是个可怜人,他还是别让她为难了。
李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李怀柔是老大。
李母生李怀柔的时候李爷爷李奶奶还在村里生活呢,看到是个女孩儿,李奶奶骂骂咧咧了一天,连产婆的钱都没给。
因为生了个赔钱货,李母连月子都没做,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就下地干活儿了。
没坐月子,也没吃到好的,李母生完李怀柔后身体就不太好了,老是腰疼,头疼。
李奶奶骂她矫情,也没出钱让她去医院看看。
直到四年多了,二胎依然没怀上,李父这才急了。
头都磕破了,这才要来钱带着李母去了医院。
后来调理了一年多,李母才怀上了二胎。
生原主的时候李爷爷李奶奶去城里了,大儿子有出息,他俩肯定要跟着大儿子。
家里没人骑在李母头上了,李母生下原主后安安心心在家坐了月子,月子期间鸡蛋、小米、面条有啥吃啥。
或许是因为没亏着自己,李母生下原主后很快就又有了三胎。
两个儿子对于农村来说真不算多,李母想生吗?
有了自然要生。
四胎是个女孩儿,李爷爷李奶奶每次回来又恨不得把家掏空,李父李母压力大,索性直接把女儿送了出去。
养活三个孩子已经够呛了,将小女儿送出去之后李母也没再要孩子。
送走妹妹的时候李怀柔已经不小了,她也是女孩儿,她怕父母有一天也会送走她,于是格外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