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和师父在一起。
以后他们的孩子,便是她想要的血亲。
漫天大雪,她离宫奔赴渭河畔,他们初遇的地方。
后来很多年,她都觉得这个行为于一个帝王而言,无比幼稚,像失心疯一般。
但也不曾后悔。
这是她漫长人生中,在他的规训下,为数不多的放纵。
这年她十四岁,初尝情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来晚了,发个红包吧~
翌日,酉时初,夜色深浓,风雪依旧。
江见月骑马行经一昼夜,这会总算到了杜陵邑。
长安至此一百五十余里,放在平常三四个时辰也到了。但她出发时已是傍晚时分,待出了长安城上了官道,便已漆黑一片。加之雪路凝冰,马蹄打滑,莫说策马疾奔,就是打马慢行都困难。
才走出五六里,拐过一个弯,朔风呼啸而过,震落秃枝残雪无数。她才要抬手避开,未料雪块砸在马头,碎屑迷眼,坐下马一声嘶鸣,前蹄扬起,险些将她掀翻在地。
她便不敢再骑马,遂下来牵着它走了一段。
风雪严寒,天黑不见五指,于她而言,亦不算什么。
甚至因手中多牵了一匹马,马上一侧悬着弓弩,藏着火折子,一侧系些夷安硬塞给她的点心,腰间还佩有一柄匕首,她觉得格外安全。
她低眉看身上厚厚的披风,感受内里锦袍柔软,想若是当年有这般多的东西,遇见师父时,也可少狼狈些。
又想不那般狼狈可怜了,师父会不会就不要她了。
不会的,师父还是会带她回家。
师父是那样好的人。
夜格外黑,她却还是能看见他的模样。
不知走了多久,周身都热了起来,雪也小了些。她从包袱中拿出点心,大半都喂给了马儿,只留了极少给自己。
一来她离宫时饮了盏参汤,但是马用得突然,未必是饱腹上路。
见到师父,要告诉他,这一路而来,她安排得很妥帖。
除了这些细枝末节处,她能够照顾好自己。
她还让夷安在宫中假扮了她,随身亦有隐在暗处的三千卫。
后半夜雪彻底停了,她打马至渭河南岸时,乃晌午时分。
去杜陵邑需过渭河,河上有桥本没什么。只是前有连日雨,后有连夜雪,涨水落雪,桥被埋在冰雪中。
江见月确定了桥的位置,翻身上马,奈何冰面太滑,马蹄打跌,一下将她掀翻在地。如此只能再次牵马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