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便和莫川走了,只听见摊主在后面喊:“您放心!我一定会遵守约定的!”
花卷分给莫川一半的银子,说:“我们分开走,确保间隔两百米有一个解暑汤的点。”
莫川说:“行,两个小时后在城门口见。”
两人兵分两路,见着摊子就去问,如果没有摊子,就找临街的店家。
一路问下来,绝大部分的店主都同意了这笔交易。但是也不能保证这些店主都没有私心,毕竟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水是最珍稀的资源。
但是就像花卷所说,十个摊子只要有五个愿意帮助他们,就已经可以给许多人带来便利了。
回到店里,花卷拿了根软水管,一端接在厨房水龙头处,一端接在店门口的大水缸里,很快就有人按照约定前来取水了。
来的正是那个馄饨摊的摊主,他站在小吃店门外,不敢进来。
阿毛守在外面,大声问:“老乡,是来取水的吗?有水票吗?”
摊主赶紧上前,把花卷的手写小纸条递给阿毛,阿毛仔细核对了一下,说:“对的,对的。把您的水桶拿来,我好给您装水。”
摊主这才放下心,原来那个姑娘没有骗人,真的有水取。
下雨了
第二天一早,城里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早起出门的人发现,街上多了不少小棚子,棚子简陋,没有人守着,只有一个或两个水缸,有的地方还有些板凳供人歇息。
有些棚子前,会摆个牌子,写着“免费解暑汤”;还有些棚子写得更仔细——“花卷小吃店免费解暑汤供应点”。
起初没有人相信会有免费的解暑汤,他们大多数步履匆匆,只是看一眼,再向一旁识字的人问一嘴,就离开了。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围在旁边好奇地观望,有人想喝一碗,又怕喝了以后反被讹钱。
“也不知是真是假……按说布施的棚子也有,但是没见过这么多的。”
“可不是嘛,谁家能有这么豪横?几步路架一个棚子,还没人盯着,要说没猫腻,我可不信。”
“隔壁棚子不是写了吗,是花卷小吃店的解暑汤。”
“城外那家?那还有可能是真的,听说那边村子都是花老板给难民们建的,她可是大善人啊。要不你先去试试?”
“哪有那么纯粹的善人啊?那村子里的绣坊、旅馆的收益不也归她了吗?再看看吧。”
正当人们犹豫不决时,一个脸被晒的通红的人走上前:“你们不敢喝,我来做第一个!”
他揭开水缸盖子,拿起一旁的水瓢和碗,舀起满满一碗,一口饮下。
“舒畅!”他大喝一声,脸上的红晕都消了不少。
他将碗放在桌子上,问道:“有人来收钱吗?没人我可走了啊!”
等了一会,没有人回应,他便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