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的传播多为手抄本,师徒家族中间流传。市面的书铺子是没这个卖的。想要识药材,只得和王老大夫借来抄录了。
王老大夫转身进后隔间去取书,医书有二十卷约莫十五万字,就是他记了一辈子,也只熟练常用药材和名贵药材,其他稀有药材也记不全,主要没摸过见过实物。
王掌柜趁机问章峥他们这药材打算运去哪里卖。
然后看似不经意的把刚刚对王大夫分析的一番话,说给了章峥听,还具体说了一个药商运去府城卖,铩羽而归,最后春天雨水多药材还都发霉了,赔了个精光。
章峥道,“卖去哪里不是我能决定的。”
王掌柜老眉一挑,这个孩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确实一点就通的聪明。
王掌柜刚准备开口去镖局看药材谈价格,就听章峥道,“实话说,这批药材是县令大人托我运的。”
王掌柜蹙眉半信半疑,但是章峥这小子神情完全看不出破绽,不像是在说谎。他吃的盐都比这小子走的路还要多,王掌柜最后只得信了。
不过是县令要做生意,也不奇怪,哪个当官的背后不做生意的,不然就靠县令四五两的俸禄,能养活一家奴仆还讲究排场?
贵人的事,还是少知道的好。
王掌柜有些遗憾但也不再打听了。
不一会儿,王老大夫手里拿本书出来了。
他像是很爱惜手里这本老伙计似的,摸了又摸道,“你们预计多久走?”
章峥道,“半月后。”
王老大夫想了想,吹胡子瞪眼道,“算了,这本给你们了。这本要抄完起码两个月。”
章峥面色惊喜,“谢谢您。”
王老大夫摆摆手,“你送的药材足够这本书的价值了。”
但医书的价值又岂是能用钱衡量的。
里面还是有人情在的。
章峥道谢后就准备走了,王老大夫也听见了章峥是给县令做事,背着手,像是忍了又忍,最后伸着脖子喊道,“你们药材要多注意防潮防寒防虫。你们知道怎么保养吗?”
要是砸手里了,不得赔个倾家荡产。
章峥笑道,“顶层用艾草防虫,底层用丁香防霉,对天麻当归这种容易受潮需要通风的,用干荷叶包裹,再用透气好的荨麻布装。遇到颠簸的山路石子路,用竹丝笼减少颠簸还能透气。”
王老大夫一脸惊,这是药材商的秘密,章峥怎么知晓?
就连每种药材的包裹方法都清楚。
章峥说是走镖的时候遇到了外地药商,下雨的时候帮忙搭把手,就知道了。
确实是这样,但是更精细的注意事项还是盘龙洞的人教的。
他们手下好些经验丰富的药商,林山把人喊来,要他们一个人说出一个诀窍,旁人说了就不能再说,要是说不出来……悍匪淫威深重,不用吓唬都绞尽脑汁想了。
王老大夫倒是没怀疑,尤其是他是给县令办事,那就好解释哪里来的六匹精壮马了。
章峥拿着本草医书,回去了。
章小水一见这么厚,担心半月抄不完,结果章峥说王老大夫送他们了。章小水顿时欢喜,拿手爱惜的摸了摸,抱着书立马回皂荚巷子。叫周小溪给他的书缝制一个书皮。
他看山子给他借的书都用麻纸包书的。
在等商引下来的期间,几家都开始准备干粮,三家还特意重新打了糍粑,路上带着方便填肚子,要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肚子饿了就烧火烤糍粑就行了。很方便。
吴婶子还教章峥做猪肉干,路上带着吃,自己会做了哪天要是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也可以自己做。
周小溪还给章小水买了斗笠,一戴上,只露个尖下巴,眼睛都看不到路了。
他们紧锣密鼓的准备出发行李,李钱来却见商引迟迟不下来,有些坐不住了。
他和老板们打交道多,自然知道申请这东西多难。想着要不要叫章峥加银子疏通下。
李钱来见正是中午,便跑去皂荚巷子去商量,哪知道一进院子就见章峥一行人正送两个人出来。
这不是县令和他的侍卫么。
章小水道,“县令大人实在是帮我们太多了。”
一份印着崔氏家族的印鉴手书和玉佩,无疑是行商在外的护身符了。这就摆明了告诉旁人,这小商队是崔家罩着的。
而章小水不过是牵着牛把崔卫风从河坎上捞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