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农家幼崽竹马日常by秃了猫头免费阅读 > 第140章 县试(第2页)

第140章 县试(第2页)

章小水臊红了耳朵,懊恼似地紧抿嘴角,不再言语。

快要收摊的时候,崔卫风带着成大来了。有小半月没看到他,章小水还以他吃腻了。

崔卫风看着风尘仆仆的,以前还是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现在操劳憔悴得挂两黑眼圈。成大习武之人还好,但瞧着也消瘦了。

开春的时候,崔卫风就下乡开始督促春耕,有的村风气不好懒惰成性,自己家不勤快,还见不得别人勤快,久而久之大家都懒了穷习惯了。

说来说去还是那个论调,反正种不种田都吃不饱,种出的谷子都上缴或者抵债种子农具钱了,忙活一年都是给别人种的,没个盼头。

崔卫风这次动员,是自己掏腰包花了大价钱从其他州运来一大批姜种,要全县推广种姜。

当然,该种谷子桑麻的,这是不能动的。那么就只能动员百姓把原本要种杂粮的地方,或者自家其他菜园子来种姜了。

可惜那个村子穷懒惯了,崔卫风特意挑了最穷的村子开始推广,结果处处受阻,村民也不硬来,就一个劲儿哭着求县太爷别逼他们死。

崔卫风气的半死,吴启河就立马说从山狗村推行,周围十里八村都羡慕章家种姜赚了钱,这会儿正愁买不到姜种。

要是大家知道县令提供种子,一定会感恩戴德痛哭流涕的。再加上,从山狗村开始推行,种植手艺更加稳妥有保证,这样成功的几率也大很多。

这些崔卫风以前不是没考虑过,但是他想山狗村那片已经不算穷了,他们要种姜,咬咬牙还是能自己掏钱买的种。

但是如今吃力不讨好,他也不是什么圣人,那些穷村子真是活该穷,等他们到时候眼巴巴懊悔,捶胸顿足吧。

再者,开春后那村子接二连三的死老人,崔卫风怕是有时疫,还征集了大夫驻村义诊,结果是虚惊一场,只能说是幸好幸好。

村里跑了一遭,回到县里又要开始主持县试,崔卫风最近没吃好没睡好,可不得憔悴多了。

崔卫风絮絮叨叨和章小水唠嗑,以前还有些在意形象颜面的,这会儿边啃边说。

章小水听见县令要给他们发姜种,惊喜笑着说了好些感激的话,然后说要对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全场免单。

崔卫风道,“听说你们家卷饼限量了?卤猪蹄还十分好吃。”

崔卫风回到衙门里就听胥吏们说了,说章家卷饼还是好吃些,其他家虽然便宜两文,但是章家一开张后,那味道对比差距大,吃便宜的花了钱又不爽快,便就只想跑回来吃章家的了。但是章家又限量,一次只八十份,还不接受预定了,去晚就没了。

“你家生意好,怎么不多卖卷饼猪蹄。”

章小水道,“人手不够,等到时候租了铺子可能请人了。”

崔卫风道,“那好啊,到时候你们家就要缴商税了,不过暂时也是下户,每个月只一两银子。要是请的小工多了,生意好起来之后会重新评定等级。”

章小水肉疼的很,还只一两银子,平白无故少一两银子谁都不会高兴,白干一天呢。一年下来就得十二两了。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崔卫风见章小水那模样,好笑道,“你们赶上好时候还不知足,你家这税率三十抽一了,前些年粮税都是二十到十几抽一。”

话是这样没错,但是一旦租铺子,那就自动定下户,每月起征一两。管你一个月赚五两还是十两还是五十两,这个范围都是一两。

朝过五十两一月就是中户,每月缴纳税是五两。至于上户和特殊上户如盐茶铁专卖等,目前是章家遥不可及的。

所以这税率下,即使家里有本钱搞食摊生意的,一开始也不敢租个铺子大展拳脚,万一赔本连商税都缴不起。

崔卫风又道,“你们村里人对新出的和离律法反响怎么样?接受度如何?”

和离会分给哥儿妇人田地,这不用想会遭受多大的阻碍,祖祖辈辈就没出过这等事情。

他走访的很多村子,宗族用“伤风败俗,不守妇道”等舆论压迫妇人哥儿,要是敢和离就是外姓人怎么好意思有脸分他们宗族的田产。甚至一村的族老男丁定了自己的和离“乡约”,明确反抗朝廷的律法。

村里人男丁没有不怕不忌惮的,本以为成亲了就万事无忧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哪知道现在还有鸡飞蛋打的可能,谁能不怕,哪还能肆意作威作福了。

就是衙门里很多胥吏都埋怨暗地阻碍推行,说妇人哥儿和离后那这户籍就会混淆,户籍又和徭役赋税挂钩,这样一来,全都乱了会导致赋税流失。还说长久以往不利于人口繁衍天下兴盛。

等等言论不一而足。

崔卫风当时接到朋友密信时,也吓得一跳,怎么就突然搞出这事情了。

看完信后,崔卫风不得不感叹,朋友的老师为了寻找自家失散的哥儿是费尽了心思。

天下这么大,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又是战乱走失,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朋友的老师很固执得认为孩子活着,十几年过去,当初的少年也已经青年了。还怕他成亲过得不好,怕夫家苛责受气,想和离又没田地傍身只得忍气吞声。于是朋友的老师利用自己在读书人的影响力,朋友又身居高位,推出了这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和离律法。

倒是可怜一片父母心。

章小水也听周围摊贩议论了,多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诋毁抗议和愤怒。不难想村子里的男人会怎么想。而回到村子里时,不仅男人就连已经嫁做人妇的,也都觉得这新律法荒诞愚蠢,甚至觉得这是朝廷帮外人偷他们家田产。

但是里正这次强硬作风,谁家敢公开议论,他就带人把人绑在晒谷场。

周围的人都说是里正私下泄愤呢,说之前别人嚼他家舌根子,这会儿寻到由头了就狠狠报复。

不管如何,郑秋菊的两亩田地,在里正和黄家宗亲的对峙拉扯下,还是要了回来。而黄书生丢了大脸,一蹶不振,整个人浑浑噩噩,觉得自己生不出孩子,人生活着没盼头了,还要奔什么光宗耀祖。

章小水道,“我们那边挺顺利的,时机来的好,里正的女儿恰好和离,他很拥护这新律法。”

“那就好,哦,对了,过几天就是县试,读书人都有个风俗,会送猪蹄,还是熟的,意思是熟蹄押对熟题的意思。你们家多进点货,生意肯定好。”

本地的其他卤煮显然熟悉这风俗,这两天猪蹄都要开始涨价了。

张家在最近这几天,都会大量进货,熟蹄一只卖到七八十文也有人抢。多是买来巴结家里有读书考试的乡绅家。

张家卤煮生意在华水县是响当当的百年老店,但是铺子也不大,很低调,甚至都没有堂食,一进铺子就是台面,各种卤钵摆成一排,生意一直不错。

张老板吃过章家的猪蹄,味道也确实不错,但好在卤猪蹄市场还不饱和,章家虽然味道好价格便宜,但是量少,张家生意依旧没受到影响。只是偶尔有食客抱怨对比,怎么章家的只要一半的价钱,他家怎么卖这么贵。

以前还能用百年老店招牌服人,现在食客不买账了,你百年还没人章家新出的好吃。

张老板原本也没把章家放眼里,他家走零散路边摊,他家走高端富人专供,这市场不搭噶的。但是前两天,县令都去吃了,这城里的富人也不端着了,纷纷派人去章家买。据伙计回来说,三十只卤猪蹄,一出摊就被买光了,还有好些食客要求加钱,只为了自己能尝到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