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农家幼崽竹马日常by秃了猫头免费阅读 > 第128章 正主来了(第2页)

第128章 正主来了(第2页)

“哎哟,你们父子可算来了。”那小摊贩往两旁一瞧,低声道,“这街上新出现了三家做卷饼的。味道都还不赖。价钱还比你家低一文。”

章有银道,“正常正常,有钱大家一起赚,赚多赚少各凭本事。”

那小摊贩没看到赤急白脸的反应,心里嘀咕你在这儿装清高,都是出来赚钱的,装什么好人。

反正他没生意见章家生意好,他就酸的不行。

但也就酸,不敢搞别的心思,人家和县令熟,人又人高马大的一身腱子肉,那胳膊肌肉多,颠勺半天都不累的。

小摊贩嫉妒的很,心想你赚钱的时候心宽,等你不赚钱了你就知道心急了。

小摊贩刚说完,就见衙门的人走来了。

“哎呀,你家终于来了,不是只说休息两天的吗,害得我盼了五天才盼到。”

来人是姜书吏。姜书吏是生了照顾章家生意的心思,毕竟开春种姜还得将就人家。这会儿还特意邀了三五同僚来撑场子,怕章家人回城摆摊发现天变了。

姜书吏在衙门人缘不咋地,现在还没八面玲珑的吴启河面上招人喜欢,但他好歹是几十年老人,总有新人不敢拂他面子。

虽然新人不咋想来,连着吃了一个月卷饼,是绝味都变成如同爵蜡了。

章小水笑道,“姜先生这次要吃什么。”

姜书吏吃饭很有规律,五文、六文、七文、八文的按照次序轮流来,今天应该是……他还没想起来次序,就听旁边的新人道,“咦,这是什么看起来好香啊。”

红灯笼的光晕笼罩下,铁板上五花肉显得十分新鲜亮泽,有烤熟的,肉片卷着白菜烤的焦黄,油脂从酥皮金黄的肉质跳出,起了气泡,刺啦小小炸开时,一股喷香的油脂香气十分勾人,随之而来还有清甜的素菜和酸辣的萝卜丁,三种香气综合形成独特的香浓,顺着白气进了人的肺腑,勾的肚子咕咕叫了几声。

“哎呀,你家出新品了,看起来很不错,这个肉卷怎么卖?”

“六文。”章小水不等那人皱眉嫌贵,他就道,“这是五片五花肉巴掌长卷的,这五片肉切下做青椒炒肉,在食肆能卖十七八文,咱们这里六文已经是实惠的了。”

那人一想也是,本就心动了,又听章小水道,“这是府城的吃食,那里四片还得七文钱,咱们五片六文已经划算啦。”

府城的吃食?那怎么都要试试了。

连姜书吏都改口了,要一个肉卷,又要一个五文的卷饼,这还没吃看着就很过瘾了。

他等的时候,有个中年男人跑来排队,对章有银热情道,“老章你终于开摊了,你不知道你不出摊我吃啥都没味道。”

姜书吏对中年男人道,“章家喊你做托儿?其实不用我都喊人了。”

不待章小水反驳,中年男人道,“不是,就是好吃惦记着。”

章有银一边卷饼一边笑着寒暄,“你家媳妇儿竟然让你出来了?莫不是背地偷偷来的。”

中年男人嘟嘟了句说啥丢面子的话,但随即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道,“她这人就那样,上赶着给她吃,还三催四请端着架子,还不让我天天出来吃说浪费钱。等你家不出摊了,她又天天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我这可不是把你给盼回来了。”

他其实不知道章家今天要出来,但是说的休息两天,都已经五天了应该回来了,他就每天绕两条街来看看。这一看终于看到了。

他点的是两份六文和七文的,章有银今天给他全做成了八文的。可把男人高兴的不行,一口一个老章够意思。

章家一出摊,原本其他家生意还行,这下都跑来这里买了。

虽然其他家便宜一文钱,但是那味道就吃不满足,微妙的遗憾吃完越觉得膈应,所幸就多花一文钱吃章家的了。

但就是章家生意好,排队要好久,尤其人家还是现炒的。这大冬天排队还真是怪冷的,耳朵都要冻掉。

可排着队发现还挺快的,走近一看原来是章家父子都在卷饼。

以前的木格子食摊换成了铁板铁格子,里面盛着炒好的小菜,热气呼呼的,在黄灯笼的光晕下色泽鲜亮,浸着油光,瞧着就有食欲,一旁还放了个小铁锅煎肉卷,撒上白芝麻刷上辣酱香的不行。

原来换成了铁板食盒子,没现炒了。这倒是好啊,不仅两个人卷饼快很多,且少了柴火呛人的烟,这会儿板车底下的炉子怕都是用的炭火。有好奇的食客走后面蹲下一瞧,炉子封口了红旺旺的,应该是炭。

没多久,章家准备的东西就卖完了。

等小孙同学赶来时,章家父子在收拾食摊了,小孙同学耍了脾气,本就是家里娇贵的少爷,这会儿非要章家父子重新开摊给他做一份。

都说是府城来的吃食,很好吃。

他可不得要试试。

章有银说没食材了,小孙就说要跟着去他们住的地方,那里肯定有。

小孙同学说着话,眼睛是一眨不眨的看着章小水。五日不见,小水哥哥好像又变漂亮了,雪白的围脖衬得他格外好看,小孙同学想,这应该就是肤若凝脂,面若芙蓉色了。

章有银看了小少年痴痴的模样,琢磨出来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章小水没看出来,一向对感情迟钝的他只对善恶意敏感,显然小孙同学是善意,虽然有小性子,但只想吃他家的小吃,是好事。

章小水点头,“那行吧,你跟上。”

小孙同学立马腆着脸笑道,“小水哥哥真好。”

章有银心想,章峥估计很不好,哈哈。

半个月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天就是小年。

是个大晴天。

山狗村的人也要出门办年货了。

大人没去,他们忙,白天去章家摘乌桕搓蜡泥,晚上还得点油灯鞭炮火,一天下来能赚三十文。李瑜提醒他们晚上点灯编炮火小心火烛,没人当真,又不是三岁孩子,都是大人有分寸的。

但李瑜还是给他们每家发了透明的糙纸来糊灯盏,村里人大多数也学乖,有的就不信邪,觉得糊了纸挡光亮,麻烦的很。他们编了这么些晚上也没事。

刘翠翠就是那懒人,熬浆糊还得费米费柴火的麻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