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圆立马就肉疼了,“我身上这件要八百文,还没你那好。”
这话倒是不好接了,周圆立马道,“你们这羊皮坎肩最好不要打湿,打湿了就通风挂着,不要烘烤,不然容易缩皮结板发僵的。不穿的时候里面塞一个樟脑,防止生虫。”
几人都连连点头。
章峥又拿了出一个木匣子,匣子很漂亮,吴婶子看了眼虽然赶不上捧盒,但是也是刷了黑漆,雕刻了些精美的梅花纹路。
章峥叫李瑜打开,李瑜笑道,“这感觉,终于体会到你们小时候喜欢翻我们大人的背篓了。”
许桂香也笑得褶子都开花了,她道,“可不是,现在咱们可真是被当小孩子哄了。”
三个小子听着各个都很骄傲。以后要多跟章峥逛街了。
李瑜打开盖子,里面是一个扁圆的铜壶,周身圆溜溜的,壶盖上缠枝雕花兰花捧蝶纹样,最顶部有一个螺帽的盖子,盖子里还有个小塞防止渗漏。
李瑜是有个汤婆子的,不过是瓷的。
容易碎,但这个铜的就担心了。
许桂香道,“听人说铜的好,生热快,赶紧试试。”
周圆识货,他道,“这个不得二两银子起步。这铜还很纯,越擦越亮的不会花。”
章峥就把捡漏的事情说了,可把几个大人听的新奇又心动,羡慕章峥这运气。
但话说回来,又叮嘱几个小子在外面不要沾染赌。最好连摇骰子都不要沾。
这话说的石墩和虎仔都心虚了。他们是跟着王三玩了下,有时候在城里实在无聊,出门就得花钱,一直宅着也会憋出病。
不过有章峥管着,习武逛街,倒是也不会一直惦记着摇骰子。
这话说到这里,章峥把蜡烛模具拿出来,大家都高兴了,就连周家都高兴,他家也种了乌桕,有了这模具,蜡烛档次就上去了,一下子价钱要翻好几倍了。
虎平头瞧着蜡烛雕刻的纹路,铜铁混合的,这纹样很精细,他打不出来,但是有这个做模子,他倒是能打出几个的。
最后章峥又拿出来一叠粘毛鞋垫给周家,虎仔是买四盒冻疮膏给周家,因为冬天洗豆子很冷,石墩就给丸哥儿买了虎头帽。
周圆和柳桑都惊讶的不行,之前看着三家生的小子这么能赚钱,不眼热怎么可能,没想到自家也有份的。田幸也惊喜的很,立马把虎头帽给丸哥儿带上说谢谢石墩叔叔。
周青山道,“咱们再生个小子,也习武走镖回来给咱们买东西。”
田幸瞧他傻的很,“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别指望孩子能做到了。”
周青山老实的笑。
柳桑还注意到周小溪手腕上的珠串,这东西带了彩釉图案又精细,少不得百文走,虎仔也是有心的。
吴婶子也一直围观着,嘴角的笑就没下来过,看着别人喜庆她心里也舒坦。尤其是这些小子们她以前都见过,并不觉得陌生,这会儿见他们都长本事了,也高兴。
见几人都热闹的差不多了,她道,“来来来,吃完面,上车饺子下车面。”
章小水道,“奶奶,章峥还给你买了。”
吴婶子嘴巴睁圆,真没想到她还有的,就见章峥从袖口里掏出一个靛青布包叠的东西,章峥打开给吴婶子,一层层掀开,是一对银耳环。很简单的羽毛纹路,简约干练又戴着明目。
吴婶子很喜欢,手伸着关节都在抖。
就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似的,她以前的小孙子也说长大了买银镯子耳环孝敬她,这会儿真的成真了,有些恍惚。
这么些人看着,都热热闹闹像是过年一样,她忍下眼眶的热意,连连点头说奶奶喜欢。
章峥道,“不过奶奶这是小水买的,我下次回来再给你带镯子。”
章峥握了下吴婶子略有干枯的手腕,吴婶子忙轻拍他手背,“哎呀,不用浪费钱,你们谁买的奶奶都高兴。再说你们两个还分什么彼此。”
章峥脸热热的。
许桂香道,“小水开窍了啊,知道给小峥做脸面了。”
章小水本还懵了,章峥为什么临头又改口了,显得他好傻,这会儿许桂香又打趣,章小水搓了搓脸,冲章峥嘿嘿笑,脚却踩章峥的脚指头。
“别闹。”章峥道。
“谁闹了。分明是你出尔反尔,溜我呢。”章小水不满道。
但两人很快没心思说话了,石墩和虎仔都坐着开始唆面了。
在外面没好吃的,钟老板抠门的很,冬天的馒头下嘴都硌牙齿,路上打尖儿住店伙食也一般,勉强暖胃补点体力,要论吃的,就是在府城里吃的小吃这会儿都赶不上桌上热腾的一碗面。
热汤上飘着金灿灿的油花儿,有瘦肉酸辣椒丝儿臊子,有章叔特意现炒的豆芽和土豆丝做小料,还有秘制芫荽辣酱,囫囵搅拌几下就往嘴里送,面擀的劲道,汤水酸辣开胃,小菜混着面条格外满足,再捧着碗吸一口汤,香气从舌尖到喉咙,暖了荒凉已久的胃。
果然还是家里的味道好吃。
大人见小子们像是饿狼似的,滋溜滋溜的唆面,生怕他们噎着,可想路上的艰辛。吴婶子则是看到他们喜欢吃,做厨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又烧火再给几人下面。
周圆见大人站着围观孩子吃面,他也看到周小溪手腕上的珠串了,再看章小水,好奇问道,“小水你哥给你买什么好东西了,也让咱们开开眼。”
章小水专注吃面,垂着睫毛面颊鼓动,抽空回话,语气是毫不在意,“他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