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可是沈偏宜。
“沈同学,你在最后一道题写了第三种解法,能上来给大家仔细讲讲吗?”
沈偏宜颔首,拿起一截粉笔,落在黑板上,他的字也很好看,铁画银钩,只是有点向前卧倒。
声音清冷,如春天万物复苏时的汩汩清泉。
……
学期末,沈偏宜将最后一次整理的数据资料交给老师。
鲁炜早就习惯了他的高效率,大致翻看一遍。
“这次怎么没有前几次那么快啊。”这次的数据要难一些,他也只是打趣。
自从那次展示赛一鸣惊人之后,上边就开始关注沈偏宜,并在陈茹升的示意下慢慢给他布置任务,说实话,同期下达任务的人不少,但少有沈偏宜这样熟练地仿佛做过千次万次的人。
可想而知,一旦沈偏宜毕业,一定会进入研究员行列。
“报上来的有一个数据错了。”沈偏宜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开给鲁炜看:“这,这,算下来不对,我比对了之前的数据,大概率是这几个出错。”
自然不肯能只是简单比对之前的数据。
鲁炜的眉拧得死死的顺着沈偏宜的指尖察看:“怎么会有错呢?这可是国内现有最精确的的仪器……等等。”他震惊地抬头:“你自己一个人找出来的?”
“嗯。”沈偏宜面无表情地撒谎:“半猜半算,不确定是不是对的。”
沈偏宜冷着小脸。
鲁炜像是见了鬼。
“你……你……”鲁炜看一遍数据:“倒是艺高人胆大啊。”
这事还得从一周前说起。
那天他如往常一般来办公室取走这次的任务,回到寝室浏览一遍,直觉就告诉他有什么不对,却又说不上来,在周三那天算到错误的数据时,才发现无论怎样都算不出来。
就算能算出来答案,也无法满足逻辑,上辈子搞数据的经验让他判定,有数据错了,又演算十几遍,将错误数据找出来。
但是找出来有什么用呢?
身边没有趁手的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和模拟计算,找出错误也是白搭。
依靠他自己做出来的模型想要将数据计算出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沈偏宜想起上辈子的仪器老朋友,有点手痒了。
鲁炜看他像看一只怪物。
最后还是以一个教师的信条克制住了自己。
握拳放在唇下轻咳:“好的,我会如实跟他们指出,你……”
“完成得不错,再接再厉。”
他迟早要把沈偏宜拐到研究院去,哼。
其实沈偏宜完成这项工作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即使再有天赋,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四天,用完了五支铅笔。
他试图改正数据,但是最终失败了,计算量过于庞大,他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