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马车来到太极殿,李世民身边只有一人做伴,这人便是小张子。皇帝有些事情不便亲自做,宫女也完成不了时,免不了需要宦官去干。
对于这位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的小张子,其余人可是羡慕极了。
朝臣们早早便在大殿等候了,早朝每十天才进行一次,但新君登基,有不少事都需要处理,所以李世民这几天可能会频繁上朝。
走在那宽大安稳的龙椅之上,看着下方这么多人李世民没有了以前的不安,也许当实力足够时,心态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吧。
不等大臣进言,李世民自己先说了起来。
“北部突厥图谋进犯,不知各位以为该如何。”
由于能说得上话的昨天晚宴上也基本在场,现在倒是没什么人敢拍着胸脯保证可以安枕无忧了。
只是出乎李世民意料的是,杜如晦、房玄龄以及魏征等人很快便一同走到大殿中间。
他们都是二三十来岁的样子,而正上方的君主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很难想象这个国家的命脉就在这一群年轻人手中。
“昨夜臣等商讨一晚,最终写下此书,还请陛下过目。”杜如晦手拿一本小册子,说道。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小张子走去恭敬的将杜如晦手中之物拿了过来。
李世民接过这本小书册,粗略的翻了一翻,里面细节很多,涉及了方方面面,但全都只为一件事准备,那就是与突厥议和。
“杜卿不如粗略与众人讲解此策之概要。”、
有些事不能由他这个皇帝来决断,就比如这议和,若是由他来决断难免会令百姓非议,虽然他本人也支持暂时修养这个国家。
“臣遵旨。”
“此策要点为安排房玄龄、杜如晦……留守长安,安固后方;长孙无忌、李靖、侯君集……带兵北上。”
听到这武将们纷纷有些意动,有战时就有军功,何况突厥长期侵袭大唐国境内,他们早就想要报复回去了。
可杜如晦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们傻眼了。
“大军调集北上,只可威慑,不可进攻,而后极力与突厥达成盟约,可给与突厥每年两倍于往年钱财布匹。”
“不行!”尉迟恭嗓门大的跟打雷一样,震得整个大殿都是嗡嗡作响。
李世民看他的反应,这些人昨天商讨时一定没有叫上他,毕竟侯君集和李靖、李??甚至秦叔宝与程咬金也都是面色不悦,可却没有什么反应。
“他娘的不就是突厥人吗,咱们不找他们麻烦就算了还要给他们银子?!说什么我也不同意!”
朝臣们也是一阵骚动,无论文臣武将,在这个大唐南征北战无往不利的时代,他们的自信心与骄傲都是极高的。
李世民并不会在此时表任何言论,有些事情需要他是被迫的。
大殿内立即开始了辩论,但说是辩论,其实不过是文雅一点的争吵罢了。
可这是几乎是现在朝堂上权力最高之人制定的,皇帝在暗中也是同意,结果自然是这份提案被强制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