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走进不科学 新手钓鱼人 > 第142节(第2页)

第142节(第2页)

不过在工匠的努力下,这个最困难的壁垒最终还是被突破了。

因为和针管不同。

温度计毛细管是某种意义上的‘半中空结构’,在玻璃未成形的时候用细针去捅就行了。

至于徐云先前所谓的“三段零六刻四平”,指的便是三十六度四。

徐云将代表十位数的数字定做了“段”,将个位数的定成了“刻”。

“平”则代表着小数点的后一位。

类似古代的计数表达,相对于纯数字会更容易理解一点。

随后老苏接过温度计,认真看了眼上面的刻度。

三段零六刻四平。

按照他先前为王越号过的脉来看,这个无疑是相当准确的数字。

接着他握住温度计一端,按照徐云先前示范的那样轻轻甩了甩。

果然。

水银便自然缩回了底部。

接着他又用手指握住了底端。

三十多秒后。

水银受热膨胀,很自然的又上升了少许。

老苏瞳孔微微一缩。

作为一位医学大家,老苏在汇编《本草图经》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在各类古籍在见到过对人体温度的讨论。

虽然在实战环节,中医可以通过脉象来辨明人体情况。

但这是属于‘里’的范畴,并不是所有医者都能准确判断出病人情况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庸医这种词的出现了。

但若是不借助脉象全凭手感,那么判断起来反而还要更难一点。

尤其是在精度方面:

比如36。7和37。2度,医者单凭触感其实是很难感应出来的。

因为医者不能保证自己的体温也正常,很容易出现误诊。

而在医学概念中,37。2度已经可以算是体温过高的前兆了。

也许看上去没问题,但入夜后病情就会爆发。

因此徐云制作出的这个‘体温计’,从医学角度上来说,重要性甚至不下于粉笔!

当然了。

考虑到水银有毒的情况,温度计的普及肯定要比粉笔严格一点。

“风灵月影宗……”

老苏不禁喃喃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宗门啊……

在过去的这几天时间里,他不是没有去翻阅过资料。

然而在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中,没有一本古籍记录过这个宗门的消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