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影视版权,也遭到了八一厂的惦记。
六月底,陈耀东赶在暑假到来之前,终于是把小说给完稿。
最后的字数与他预设的有些偏差,这篇《高山下的花环》,在他笔下一共写了13万字。
他按照约定,投给了《人民文学》,小章编辑是他的责任编辑。
“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过稿了,经过修改,《高山下的花环》最终字数是十二万八千六百三十三个字,但我们杂志社按照你投递的原稿13万字给你结算稿费,合计是910块,已经打到了你的银行账户,回头你就可以去银行查一下到账了没有。”
这天,陈耀东刚考完最后一科出来,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免一喜。
章德凝随即又从她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了一期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杂志,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下期杂志,将在下周一发售,第一篇就是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
见陈耀东伸手把杂志接过去,章德凝继续道:“不过由于《高山下的花环》篇幅较长,我们《人民文学》也分为了上下两册。”
“下册的话,和这上册间隔一周发售。”
“这么短?”陈耀东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这个时期的《人民文学》杂志也是月刊。
没想到因为他这篇小说,特意改成了周刊。
“对,但这次只是特例,我也不瞒你,小陈你这篇《高山下的花环》意义比较特殊,是部队高层那边都打过招呼的,所以主编才改成了周刊,以后的话,还是月刊。”
陈耀东了然。
章德凝一走,她给陈耀东送来的杂志立马就被周围的同学‘抢’了过去。
甚至就连老师也好奇拿去瞧了瞧。
当然,关于他的议论声也少不了。
“我敢打赌,陈同学的这篇《高山下的花环》上映之后,一定会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热议。”
“我还以为辰东同志只会写爱情小说,没想到写的军事小说也这么精彩,这么感人。”
“听说这是东子上个月去往前线慰问完将士回来之后创作的作品,那这里面的故事是不是真人真事啊?”
“……”
陈耀东解答了一些同学的疑惑,随后就跟平常几个要好的同学出去聚了一餐。
“小陈哥你这个暑假打算忙什么?”
忙什么?
陈耀东想了想这个问题,感觉事情也不少。
首先还是房子问题,前些天他回家时终于听老妈说给他打听到了一套房主有意出售的独栋四合院,但因为这些天他要参加大一的期末考试,没有时间去看,眼下既然考完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其次嘛,上周《山楂树之恋》过审立项,刘帼泉在老厂长和成院长的支持下,这次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导演,陈耀东觉得自己去捞个正儿八经的副导演应该不难。
但是前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庐山恋》剧组的信,这封信还是黄祖摩导演亲自写给他的。
大意就是《庐山恋》在庐山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他这个编剧可以过去协商一下。
之前陈耀东既然赚了人家剧本的钱,他觉得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去看看。
他和桌上这些同学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简单讲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一堆事情,同时感慨道:“我这个暑假应该会很忙,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