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答应的这么痛快,也是和我自身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商人嘛,不了解对方实底,他会在乎你是谁吗?
和周总第一次接触给我的印象很深,人不到四十的样子,个子不高,也就1米7左右,身材略有些微胖,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特别有精神气。
在穿着方面很随意,说话很健谈,待人非常谦和。
一点都不像坐拥几个亿身价的大老板。
后来接触深入了,我也了解到到,周总也是我们本地人,家里哥三个,他排行老二。
只有他是做生意的,其他两个都是走仕途的。
大哥是市检察院的副院长,主抓反贪。
老三是省刑警总队的分队长。
在外人眼里,这哥三的就够牛逼的了,可真正的实力背景和底蕴,大到中央部司局等部门,就算去京城只要是部司局以下的单位跟走平道一样。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不说也罢。
周总的实力不用质疑,在我们当地算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
也许命中注定的机缘,就这样我认识当时周总。
我们也成为了哥们和合作伙伴。
周哥在生意上对我这个小弟弟一直很照顾,也很看的起我。
在他的心里对我的评价和认可度很高,他认为我个性稳重、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
思想成熟、精明能干、诚实守信,办事效率高。
他也曾给我指出诸多的缺点,但这些缺点也正式他欣赏我的理由,所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哥们。
从2oo6年认识开始到2o12年我公司转让。那几年里他把所开楼盘几项弱电中的电视闭路、光纤线铺设都交由我来做。
我也曾问过他,这么有实力为什么还回小县城来搞开,周哥跟我说,回来是因为自己是从家乡走出的,对家乡有着特俗情感。
他选择回来,算是为家乡做点贡献吧。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把他请了回来的。
如果县政府没给开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我想作为一个精明商人,他就算是对家乡再有感情,如果没有优惠的政策条件,是个商人都会对投资加以慎重考虑的。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就怕开商不给现钱用楼顶账。
我想说对这部分人说,那是你遇上没有实力的“大忽悠”。
要是真正有实力的开商,是不差钱的。
我跟着周哥干那几年,一般结算的时候都是现金。
也有用搂顶账的时候,就算用物抵债也没让我吃过亏。
周哥这个人平时不忙的时候就喜欢让我陪着他出去玩,钓钓鱼,泡泡温泉,品个茶什么的。
只要我空闲时间随叫随到。
混熟悉了他也就不拿我当外人了。
也和讲起过他们家的家史。
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因为家族生意的原因,他父亲带着哥三个离开了县城出去展。
一开始他家是做农药化肥起家的。
后来机缘巧合做起来钢材生意,没想到做的风生水起,最牛逼的时候他家的生意占据了我们地区百分之八十的份额。
但我也隐约感觉到,他家能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哥三儿能混的这么好,不仅仅是靠着自己努力吧,肯定还有一定的外来因素,后来也证实了我的猜测。
说实话,我之所以看中这个商服,主要是太符合我们公司展的所需要。
当我正准备付款的时候,也不知道房东大姐从哪打听到了我要买商服消息,极力推荐我买她的房子,给我开出2oo万的价格。
如果原意接盘,她可以在价格上在让一些。
我没有直接答复她,我叫她让我考虑考虑。
我盘算着,在也对这两处房产进行了综合对比,先她的房子照新开盘的地段位置稍微差了一点点。
其次,新开盘的是一个临街面3oo平整层通铺。
而她的是一二楼,一楼的面积只有不到1oo平营业面积,只有二楼的面积稍微大一些,显然不太符合我的需求。
在者,她开出的价格和我的心里价位对比稍微略高了些。
假如我要是接了她的盘,用于出租的话,就这样的格局肯定租金不会太高。
我和两个妹子商量了一下,雪娇到是没说什么,英子却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她让我两处都买下来,她的观点是,一处用于办公,另一处租出去。
她认为我们公司正处于展阶段,不宜于经常变换场所,经营场所不变反而能余下装修的钱。
英子阻止我还有另一个原因,她找先生看过风水,我们现在的经营场所,风水好,有利于生财,并且还利于“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