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傍晚,宛陵城。
&esp;&esp;大街上除了巡街的郡兵之外,虽然少有行人,但是整座城却没有显得寂静,喜庆的感觉从每户人家里洋溢出来,将宛陵城烘托的无比欢快。
&esp;&esp;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esp;&esp;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esp;&esp;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esp;&esp;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esp;&esp;建康城的除夕夜因为一场盛大绚烂的烟花表演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esp;&esp;照亮夜空的“江山永固”虽然已经化为云烟,但是老皇帝眼角却依旧挂着浓浓的笑意。
&esp;&esp;不得不说,齐默的这一个马屁拍的老皇帝很舒服。
&esp;&esp;不少自诩清流的官员们对于齐默这种行为在心里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然后又堆起笑脸不遗余力地向老皇帝说着每个人都不重样的贺词。
&esp;&esp;“嗯,驸马有心了。”
&esp;&esp;“驸马放官在外,依旧心系陛下,陛下可不能亏待了宁国驸马啊。”
&esp;&esp;在老皇帝的身边,一位美貌宫妇如是说道。
&esp;&esp;老皇帝点了点头,对宫妇道:“裕儿身为太子,也该和大臣们亲近,日后我这位子也是裕儿的,他用避什么嫌?”
&esp;&esp;宫妇微低着头,让人看不清她的脸上如今是否存有笑意。
&esp;&esp;······
&esp;&esp;大年初一的清晨,喜气仍浓。
&esp;&esp;楚国有着午后不拜年的风俗,所以熬了一夜的大人们还要在初一这天起早赶去各家拜年。
&esp;&esp;齐默在宛陵城只能算是个外来户,没有亲戚需要去串门。
&esp;&esp;所以在后衙待了一个多时辰见过了前来拜新年的下属官员之后便带着姜婉和小齐玉去了小齐玉的夫子闻人兴德那里登门拜访。
&esp;&esp;无论古今,老师都是一个很受尊敬的职业。
&esp;&esp;但是这位小齐玉的老师似乎并不待见齐默。
&esp;&esp;闻人兴德言语寥寥几语间冷淡的疏远之意让齐默摸不着头脑。
&esp;&esp;歪头望向自己的妹妹,齐默瞪了她一眼。
&esp;&esp;一定这丫头平时太调皮了惹得夫子不悦,夫子这才将怒火撒到了自己的身上。
&esp;&esp;而小齐玉则是和站在门边的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挤眉弄眼,全然不在乎齐默生不生气。
&esp;&esp;过年不打孩子,这个习俗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过后。
&esp;&esp;门边的少年郎是闻人兴德的小孙儿,有时也会被闻人兴德带去后衙,所以这少年便也成了小齐玉为数不多的同龄好友。
&esp;&esp;瞥了眼坐在钉子上了的小齐玉,闻人兴德挥了挥手,道:“贺儿,你带玉儿去院子里玩去。”
&esp;&esp;“是。”闻人贺年纪虽小,却也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据身向齐默等人行了一礼,又对小齐玉作出了请的手势。
&esp;&esp;而早就坐不住了的小齐玉两条小腿一晃,就从过她腰身高的椅子上跳了下来,冲到门口拽着闻人贺的手依旧不减速将他也扯了出去。
&esp;&esp;只看到闻人贺的一道残影,齐默有些尴尬的赔礼道:“舍妹顽皮,有劳夫子多费心了。”
&esp;&esp;“孩童本性而已,老夫的气量还没有那么小!”
&esp;&esp;嘭!
&esp;&esp;闻人兴德重重地放下了茶杯,鼻孔出气哼了一声。
&esp;&esp;出声不大,齐默却也能听得见。
&esp;&esp;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