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听明白了,娘娘是想让那位房娘子出钱支持北伐?」怜娘道,「所以才派韩大人过去。他既代表着朝廷,也代表着娘娘。」
「不止是房家。」木良漪道,「房家是个引子,我要藉此引出大周商贾的报国之心。」
有些事情,只差一个带头的。有了第一个人,就能带动许多人。
商人虽吟不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句子,但同为大周子民,他们心中自有家国。这是一股无形却庞大的力量,但需要用心引导。
木良漪已经想到了办法。房玉白若是目光长远,能看透她的用意,她自会送上一份极具分量的谢礼。
若是看不透的话,对於事情的推进也无甚妨碍——这样的引子她有很多。
……
木良漪接到了飒送来的信。
她将信纸缓缓展开,凑近,才能看清纸上字迹。
萧燚说她今年不能来永安朝贺了,一来担心北真故技重施,二来实在繁忙,脱不开身。
不过她准备了贺岁礼物,已经在路上,不日便能抵达。
什麽礼物呢?
木良漪有些期待。
「大帅今年过年不回来了吗?」木良漪读信并未避着青儿,她微微偏头就能一览无馀。
木良漪点点头,将信纸卷好,重新塞回竹筒里——每一个由飒送来的竹筒她都用心收着,如今已经攒下一小匣子了。
「不回来了。」她道,「不回来也好。」
青儿当然知道这话什麽意思,忍了忍,但还是没忍住,咕哝道:「难道以後都不回来了吗?」
木良漪去开匣子的手一顿,似是想起了什麽,接话道:「真是这样的话,也好。」
青儿闻言眸光一变,抿紧了嘴唇。
「师父很快就会过来的。」她倔强地说。
木良漪将藏着信的竹筒放进匣子里,合上,落锁。
像是没听到她的话一样,没做回应。
「还有两年呢。」她像是生气木良漪不理自己,接着道,「两年,以师父她老人家的本事,能把大周丶北真丶西丘还有滇南以南的各个小国都走一遍。姑娘你急什麽?」
傻丫头,哪里还有两年呢?
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一年零两个月了。
不过她说两年就两年吧,木良漪不与她争——不争,她怕是都要偷偷抹眼泪了。
「咱们俩谁看起来更急?」木良漪故意曲解她的意思。
「你……」
「娘娘!」青儿的反驳被怜娘打断了。
她急匆匆地奔了进来。
「娘娘,兵部李尚书求见。」
……
「娘娘,刚刚接到莲州送来的军报。」李纲跑的气喘,「北真……动兵了。」
第151章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