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想了个办法,把帽子从脖子后面拉了出来。
薄薄的一层布料,藏在脖颈后面的夹层里,平时几乎是用不上的东西,今天终于有了用处。
他把帽子往头上一戴,又把绳子拉紧,连着耳朵、下巴和额头全部包住,最后就剩下以鼻子为中心的半径2公分皮肤展露出来。
好了,这下就算他老娘来了,一时半刻也认不出他来了吧。
余乐嘟着鱼唇,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然后双手往胸口一抱,闭着眼睛就开始在脑袋里过动作了。
应该选哪个道具,不同的道具应该用什么技巧动作……很快余乐就投入到自己的思维里,不再关注外面的情形。
这期间也有人试图过来,但在看见余乐用帽子罩住自己之后,就明白了他潜台词,“请勿打扰”。
于是所有的人又安静的离开,只能暗自遗憾自己没有更早的鼓起勇气上前。
整个大厅人流的流动,也因为余乐这一戴帽子,而平静了下来。
水木朝生复杂的脸色,这才一点点的缓和。
他看着前面将自己裹紧的背影,眉宇紧紧地蹙着,绷紧的嘴角一直到他都察觉到酸疼的时候才放松下来,一颗心像是被绳子系上了半空,晃晃悠悠的没着没落。
一年不到的时间,好像什么都变了……
没有人打扰,但余乐的时间也不太够了,安排路线和过动作不一样,他需要把每个道具都在脑海里回忆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上技巧,这就让他的速度变得很慢。
他希望第一次尝试,就能够大概确定一套可以在比赛时候用出的路线,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场地,真正地训练。
比赛参加的多了,余乐也有了一套自己的习惯。
所以过分抠细节,就导致轮到他的时候,他连三个街区都没有走完,脑子里还在盘算着最后一个U型池自己应该完成什么样的难度时,他就不得不站起来往外走。
也好,利智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滑过U型池,能够拿下什么样的难度光靠想象也没用,还是亲自体验一下吧。
余乐拿起雪板,埋头往外走,到了出发点突然一顿,视线就和水木朝生撞上了。
对了,水木朝生在他前面上山,他们拿到的是临近的两个号码。
余乐这样想着,又平静的将目光移回来,并不想和水木朝生有任何的接触。
他们的比拼在赛场上,不是在赛场下大眼小眼的当斗鸡,至于之前的那件事有律师团队在处理,还有体育局盯着,余乐不会为那些事儿操心,他只需要拿出自己的成绩,去证明自己就够了。
余乐不看水木朝生,水木朝生自然也不会转头看余乐。
他排在余乐的前面,转头一直盯着余乐看,就是挑衅。
水木朝生固然对余乐有一肚子的意见,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不太敢让事态继续扩大,更不敢盯着余乐的眼睛看。
两人相安无事的排在队伍末尾,等待上场。
外面排了四个人,余乐在4号。他出来的时候,1号正准备出发,第一次滑新赛道,每个人的速度都不快,有些人还会在半路停下来看一眼,所以1号选手出发了足有1分钟,工作人员的对讲机才响起。
这时,2号才能出发。
滑雪的速度太快了,坡面障碍技巧还有很多飞跃动作,如果有人摔倒在跳台下面没有及时离开,可能就会被后面滑出来的人撞倒。
脑袋再硬,能和滑雪板比?
2号出发,余乐已经进到了出发台里。
这里的已经搭建好了比赛的设施设备,展板上印着这次比赛的主要赞助商,logo是滑雪用品的大品牌,余乐从魔都队拿到的就是这个品牌的滑雪用品。
观察的时候,水木朝生也出发了。
余乐来到坡边,视线落在水木朝生的背影。
他和余乐喜欢提前做计划不一样,滑下去的速度并不快,左右看着是在观察道具,在第二街区倒也上了一座简单的桥,但没什么技巧,跳上去跳下来,然后就冲到了U型池所在的街区。
从余乐的角度,已经无法看见水木朝生在第三个街区的身影,但他还是看见了。因为水木朝生也选择了U型池作为这个街区的挑战道具。
这很正常,坡面障碍技巧的比赛,不同的赛道都会有不同的难点,称为特色道具,或者是难度道具。
没有明文规定选手必须要挑战那个道具,但如果选择了这个道具,裁判会很高兴,如果完成的比较好,拿到的分数也会更高。
水木朝生作为R国的“国外组”选手,能力也毋庸置疑,作为国际一流运动员,他必须挑战新道具,才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提高裁判的印象分。
除了盖伦和约拿,大概所有的坡面障碍技巧的选手,都需要不断的刷新难度储备。
水木朝生滑上U型池的时候,余乐就看见了他,他的速度不快,冲击力甚至没有冲上坡顶,在三分之二的高处就被迫折返,再往下滑,余乐就真的再看不见。
不过余乐知道水木朝生的U型池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