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前五日,宫里派出来三个嬷嬷并十个宫女,专程到王府教沈青芜礼仪规矩。
据说这些嬷嬷和宫女都是皇后精心挑选出来的,为首的老嬷嬷还是特意向皇太后讨来的,对各种礼仪规矩最是精通不过。
沈青芜从她们偶尔的无心之语中得知,皇上赐婚后,皇后就挑选好了嬷嬷和宫女,却被秦王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
眼看大婚在即,皇后索性把皇太后请了出来。
沈青芜毕竟是小官员家的庶女,诸多规矩都不曾有专门的人好好教导,如果大婚时出了什么差错,丢的可是皇家的脸面。
秦王这才点头答应。
嬷嬷和宫女们来之前,李无疾曾饱含同情地跟沈青芜说,“这几日辛苦你了。”
沈青芜当时低估了辛苦的程度,不甚在意地说,“只是学些礼仪规矩,能有多累。再说不过四五日,一眨眼就过去了。”
李无疾只是含笑不语。
嬷嬷和宫女们来的第二天,沈青芜就有了逃婚的念头。
天还没亮,老嬷嬷就精神抖擞地站到了床边,沈青芜睡眼朦胧地被阿七扶着坐起来,听着老嬷嬷硬邦邦地训话:“普通人家尚且晨昏定省,皇家乃天下表率,礼仪规矩半点马虎不得。每日卯时一刻穿戴整齐向皇宫方向叩拜。叩拜之后要服侍殿下洗漱更衣……”
即将睡过去之前被一众宫女团团围着洗漱更衣梳头,接着再顶着半天星斗来到庭院之中,两个嬷嬷搀扶着跪拜。
这番折腾大概耗去半个时辰。
再之后又半睡半醒地穿过游廊,来到李无疾的卧房之外,和刚刚起床的李无疾大眼瞪小眼。
老嬷嬷继续在一旁训话,“见到殿下,当形容愉悦,端庄有度……”
沈青芜扯了扯嘴角,勉强从一脸的生无可恋中挤出几丝“愉悦”来。
李无疾的表情倒像是真的挺愉悦。
然后还要在嬷嬷们指点下伺候李无疾用早饭,具体过程就是李无疾坐着她站着,李无疾吃着她看着。
折腾了一早上,腹中空空,闻到饭菜香气,五脏庙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一串不甘寂寞地悲鸣。
老嬷嬷顿时黑了脸,沈青芜无辜地与她对视。
李无疾面无表情地别过头去,半边嘴角却分明勾了起来。
如此一直到大婚前一日傍晚时分。这五天之中,沈青芜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一两名嬷嬷及三四个宫女,行动坐卧,一言一笑都会有人在旁指正纠错。
沈青芜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不敢多走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生怕有个错处被人笑话了去”是种什么心情。
好在老嬷嬷要求虽严,却也不会故意为难,沈青芜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姿态来,即便屡教不改,她也不会多说什么,顶多不过是摇摇头,眼神中露出些许“朽木不可雕”的无奈,沈青芜浑然无觉,不以为意。
临走之前,老嬷嬷又板着脸叮嘱沈青芜晚饭尽量少用或不用,以免次日典礼之时腹中不便。
送走嬷嬷和宫女,沈青芜大字型摊在床上,只觉身上没有一处不是酸痛僵硬的,劳累程度与每天做三份兼职不相上下。
阿九倒了点吴神医配的药油,在手心里搓热了,给沈青芜按揉膝盖,心疼地说,“每天早也跪晚也跪,姑娘的膝盖都跪肿了,又青又紫的。”
阿七也叹气,“明天典礼还要跪呢。”
刘嬷嬷从外面进来,笑吟吟道,“姑娘,你看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