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宋广告商笔趣阁 > 第152章 文艺之税(第2页)

第152章 文艺之税(第2页)

时值初夏,铅笔买卖之火爆,几乎无法言说,京郊的铅笔作坊全力运作起来,才能勉强供应上京中所需。

京中好些商贩工匠,见有利可图,纷纷起了模仿之心。

他们知道这笔叫做“铅笔”,就满街去采购铅粉,但无论怎么炼铅,也仿造不出那坚硬而顺滑的笔芯来,不由百思不得其解。

罗月止这也算是无心插柳。一个参照后世习惯的起名方法,误打误撞,反倒成了个极有作用的防伪手段。

罗月止有意提高生产效率,叫范管事从附近的村落当中挑选了许多汉子来作坊中帮忙,并要求他们对此工作保密,绝不许对外声张。

农闲之时有份额外的工钱赚,月银又很是丰厚,农户们嘴巴自然闭得牢,至少短时间内,应当不会有人追查到铅笔的出处。

罗月止交给各家“铅笔分销商”的地址,也是京中货物中转的库房,并非京外药庄中的作坊。

在铅笔卖得如火如荼的日子里,并没有人知道——

这铅笔背后的东家,竟是这位只喜欢帮他人做生意,自己从不涉及生产的广告行首罗月止。

连广告行会的同行们,都以为罗月止率先在《开封日报》中附赠铅笔,只是事先与那铅笔背后的东家达成合作,草蛇灰线,提前布局而已。

而当他们偷偷起了私心,试图绕过罗月止,直接与制造铅笔的东主联系时,却发现此路不通。

探听消息的伙计们在京中打了几个转,铅笔的线索便如同泥牛入海,再也寻不到踪迹。

周云逑率先收了手,甚至开口劝孟天庆等人莫要再深究。

孟天庆瞪着眼:“你也看到了这铅笔有多好卖,甚至连最讲究的读书人都动了心思,只要假以时日,铅笔顺着水路铺展出去,卖遍天下也说不定,其中油水足能把人给淹死。”

“如今只是个开端,若现在不与背后的东主多加来往,未来更难攀上交情,难道就眼看这小行首独占了大头不成?”

然而周云逑道:“能琢磨出这铅笔制法的岂是凡人?你我在京中也算是有些根基,若这样都接连碰壁,说明此事隐晦,并非你我能揆度。这是在汴京,商场之中派系林立,一眼望过去尽是些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秘密。查不出来,又何必强求呢?”

赵宗楠听手下人转述了这段话,随口评价道:“倒是个少有的明白人。”

“去查查此人底细,若没什么大问题,可差人多加接触。”

倪四问:“是为了罗郎君?”

赵宗楠继续低头看书:“如今他身边可用的亲信太少了。”

倪四明悟,低头称是。

满京城的人被铅笔吸引走注意,盯着罗月止授官的人群很快便散了个干净。

这就是信息传播迅猛的好处。

焦点一个接着一个换,叫人目不暇接,热度来得快,消散得更快。

罗月止安排好各处工作,又跟李春秋报备,说这两日国子监给安排了差事,便不回家来住了。

然后转头直奔界身巷。

两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激动起来不知轻重,罗月止整个人被撞到门框上,也顾不得喊疼,手摸索着去抱赵宗楠的肩膀。

赵宗楠含混地笑了一下:“这么急?”

罗月止声音里带着喘息:“你不急……?你不急就别扯我衣带……”

阿织娘子今日心情欠佳。

前段时间哥哥阿晞突然就不跟自己住一起了,本来就让小娘子很是不高兴。

结果方才见着了猫女婿,他都没同自己玩耍,她想跟着他进门,还被主人亲手拎出门关在了屋子外头。

真是岂有此理!

阿织生气地在外面一个劲儿挠门框。

结果门板像回应她似的,突然“咚!咚!”地响了起来。

阿织瞪大了眼睛,炸着满身软毛,整只猫都吓坏了。她动动耳朵,好似又听见猫女婿在呜呜地哭。

她连忙转身去找一直照顾自己的仆女,飞扑到她脚下,扒着她裙角大声地喊:“咪!”

“阿织说话了!”仆女大为惊异,好几位仆从都集聚而来。破天荒的,阿织又叫了一声,众人便不约而同露出了惊喜的神情,纷纷夸赞阿织叫的好听,把平日里限量食用的鱼干递到她嘴边。

阿织盯着鱼干都快看对眼儿了,嗅嗅鼻子,最终也没叫到人去救猫女婿。

叼着小鱼干,阿织娘子的尾巴软绵绵地晃。

罢了。

各人有各命……还是叫他自求多福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