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宋广告商笔趣阁 > 第139章 维那法师(第1页)

第139章 维那法师(第1页)

富彦国在今年年初升了官,官拜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这个差遣可以理解为皇城中的司法监督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开封府、大理寺等司法刑狱衙门的工作,审核其提供的供报与陈状,纠察其偏颇疏漏。

如发现上述衙门在断案途中存在违反制度、滥用职权或徇私枉法的行为,便可向有司驳奏,要求重新处置。

富彦国早前便对此案关注甚重,早早将假度牒案子扣下了,但并没有即刻说明缘由,暂且只拿“此案复杂,审慎不足”这样含混的话糊弄着。

开封府着急结案,屡次三番来探问纠察司的口风,每次都叫富彦国挡了回去。

直到他终于等来了郑迟风的消息。

信件罗列了各项有据可查的疑点,由此可知,假度牒背后十有八九有寺庙与官衙的运作,嫌疑最大的当属大相国寺以及中书省,其中多有贼人暗通款曲,断不能仓促结案。

正值开封府又差人来问,富彦国这次宣称不见,态度比之前更强硬了些,叫他们好好查案,恪尽职守,不要舍本逐末,把精力都放在纠察司身上。

如若不然,以后像这样打交道的机会只能越来越多。

小吏回话,说开封府来人羞愧而退,未曾继续纠缠。

富彦国点头,继续看着郑迟风的来信,笑道:“这郑迟风,将查案写得同话本一般,还有些江湖市井,奇能异事的意思在里头。”

郑迟风托人送来信,连同那一箱子假度牒也完璧归赵,区别在于已经按照罗月止的说法,分出类别来。

富彦国挑出几张假度牒,平放在桌子上端详,还顺带问身边的小吏看得看不出区别。

小吏低头看了片刻说道:“可是纸张的颜色不同?”

富彦国便笑起来:“果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小吏似乎不是很服气,便问他的意见。

富彦国就啧了一声,说莫要吵闹,且叫我仔细看看,看清楚了再同你分说。

……

罗月止倾力帮忙,才叫郑迟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突破口,几乎没有走几步弯路,已有大功。

接下来的事情,就要交给郑迟风去办了。

郑迟风并没有直接找上维那法师对峙,反倒偷偷摸摸发动“钞能力”,分别买通了维那法师身边的几位小僧。

他将几人的供词相互对照,几人都知道佛门中有“菩萨红”这一说法,而维那法师前些年确实用过“菩萨红”,还差使他们送给外寺法师一些颜料,所以记得相对清楚。

但这几年,法师应当没有再使用这种颜料了,也没见往外送,好像是用尽了存货。

郑迟风再掷千金,辗转打听到之前与维那法师有过颜料交流的僧侣名单。

几度寻寻觅觅,他终于在应天府寻得一位曾在京中法云寺挂单的云游僧,买下了他手中,曾从维那法师处求得的半盏菩萨红。

打开瓷盖,里面的颜料已经彻底干涸开裂了。

但好在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不同,此类以奇石宝矿制作的颜料足以经年不坏,是能救回来的。

——郑迟风又找罗月止借来了柯乱水。

小柯郎君终于再次见到了传说中的菩萨红,提臂挽袖,重新研磨制膏,姿态颇为虔诚,半日之后叫颜料恢复如初。提笔蘸取颜料在黄麻纸上临摹花押,果真同假度牒上的墨迹一模一样。

富彦国听得信,点点头吩咐下去:“请大相国寺维那法师……到大理寺狱一叙吧。”

维那法师已到知名之年,生了张严肃沉稳的面孔,眉骨高耸,脸颊消瘦,他褪了身上的袈裟,僧衣应是穿了有些年头,已浆洗得有些失色。

今人对佛道两教中人都有些敬畏,衙役未曾动粗,将他好好请进了囹圄之中。维那法师站在大理寺狱间狭小的石窗底下,静静拨着他的念珠。

大理寺卿至狱中亲审,本以为要好一番折腾,谁成想那面孔苍老、衣着朴素的法师双手合十,未曾有任何纠缠,垂着眼睛便认下了罪过。

然进一步细问,他却不说话了,只道此事乃他一人之过,并没有招供出任何一个名字。

任凭衙门如何逼问,他坚持一言不发,静静修起了闭口禅。

反倒是那王二,衙役们去大相国寺找人时,发现他头上顶着只红肿不堪的大包,不知道被谁绑起来塞进柴房里锁着,身边放着只粗麻包裹。

麻布包裹看着全无特殊,打开却见里头是光彩照目的黄金宝石,还有一叠厚厚的交子、盐钞与空白度牒,实是抓了个人赃俱在,证据确凿。

衙役去问寺里僧侣,他们紧张惶惑,头摇得像光秃秃的拨浪鼓,都说不知是何人所为。

衙役:……先不管了,押回去审问一遍再说。

王二看着风向不对劲,坐立不安了好些天,终于打定主意要逃,结果连山门都没出,就被人一闷棍打了个当场昏厥。再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身在大理寺狱中,什么都没反应过来呢,便是屁股挨了三十大板。

这实心红漆常行杖端的是硬硬梆梆、结结实实,王二受不住刑,被打得涕泗横流,半天功夫便什么都招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