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宋广告商百度 > 第160章 总该离乡(第1页)

第160章 总该离乡(第1页)

张供奉见皇帝从琉璃塔下走出来,连忙迎上前:“官家……”

灵空大师圆寂,皇帝差阁中学士写了祭文昭示天下,本说不去祭拜了。

可谁知到了日子,皇帝却突发奇想,说想去大相国寺亲自送灵空大师一程。因是临时起意,怕寺僧惶恐,皇帝到寺中未曾摆开仪仗,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法事,身边更是只带了张供奉一个人。

张供奉胆战心惊,生怕他出了什么差池,忍不住又劝了一次。

谢天谢地,皇帝终于答应他不再乱跑了,这就启程回宫:“方才见了个有趣的少年人,你猜是谁。”

张供奉想了想,跟在他身后答话:“莫不是那位罗小员外?”

皇帝停住脚步:“不得了,这都能猜到。”

“若说京中这段时日,哪位少年人做事最稀奇,叫官家都感到新鲜,就只有保康门桥的那位。”张供奉低头道。

“新鲜?是新鲜。能言善辩的模样,和他儿时参加殿试时判若两人。长佑之前说他诚惶诚恐……我却是看不出。”皇帝语气不明,“反倒看出了兼济天下的野心。”

皇帝这些年脾气仍旧是好,城府却愈发深沉,如今这话咂摸不出是褒是贬,张供奉惶恐,低身不语。

他腰弯得这么低,叫皇帝只能俯视他脑瓜子。皇帝失笑:“我夸他呢,你怕些什么?”

“他不知我身份,说话唐突了些却也不算大错。”皇帝叫他起来。

“你可还记得,先帝早年曾将一只暹人进贡的玛瑙佛牌赐予了灵空?没想到如今灵空离去,这血玛瑙牌子竟挂在了罗家小员外的胸口。灵空此僧生前素来清贫,小器得很,能让他出手送出如此重礼的,想来大有佛缘,我更不会计较。”

提及灵空,皇帝语气中颇有怀念:“今天是来送他,反倒阴差阳错见了个新人物……你说冥冥之中,可当真有神佛?”

张供奉顺着他的意思:“兴许是法师的魂灵,仍旧在暗中帮官家引荐贤俊呢。”

皇帝笑了一声:"少年人有野心,又愿为朝廷所用,是件好事,只是尚且缺些历练。”

他往寺外溜达,语气闲适地很:“趁着酷暑未至,让他出去走走吧。”

罗月止可没这份闲适,回界身巷关起门,将能想起来的话一字一句转述给赵宗楠听,继而盯住他:“大概顶撞到这种程度,他得怨我不?”

赵宗楠无辜:“我怎么知道。我只知道他不会怨亲侄子。”

罗月止面无表情看着他。直到把他看破了功,笑眯眯回答:“官家平日里听得顶撞多了。若喜欢因言治罪,光欧阳司谏一个人这些年在京城便待不住。但凡你能说出自己的一番道理,就算与他意见相左,也不会怎么样的。”

罗月止仍不放心:“人家是红袍台谏官。”

“你也是官啊,你是绿袍小闲官。”

罗月止正郁闷呢,嫌他讨厌,抄起阿织娘子转身便走了。

结果赵宗楠这人真是信不得。

说好的官家不计较,可方才过了两日,岑先生便突然将罗月止叫去了国子监。待他迈进门槛,第一句话便听岑先生说:“恭喜小员外,这么快就升迁了。”

罗月止一愣,险些转头跑路。

岑先生受领皇命,自然是不会放他逃跑的。

今日清晨,张供奉亲自到国子监传了官家圣旨——擢升罗月止为秘书省校书郎,提举国子监校勘公事。

“秘书省校书郎”乃是官阶,并不是真的要他去秘书省任职,仅代表他现在乃是个从八品下的官员,官虽仍是芝麻大,却是短时间内连升两级,升官速度比起许多新科进士要快得多。

而后面的“提举国子监校勘公事”就不得了了,竟是个结结实实的差遣。这便是很多排名靠后的新科进士都等不来的恩宠。

宋时官员繁多,差遣各有名目,差遣名起得也不甚讲究。很多时候,是事情到了眼前,要找人赶紧处理,可之前又没有这样的差遣,便随口起一个差不多的,做事的时候有个名目便罢了。

等事情办完,这差遣便没了用处,空空荡荡放在吏部积灰。

“提举国子监校勘公事”,这拗口的差遣名便是官家临时想的。

……之前从未有过,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有。

可罗月止无功不受禄,实在是忐忑得很,忙问岑先生:“朝廷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如直接划下道来吧。”

岑介笑骂:“说得什么话,如今既得官身,怎么还有这绿林做派?”

“官家特许你差遣,自然是要让你为国朝分忧。我之前不是就同你说过,如今刻印行当盛行于东南,朝廷见你这活字之法、白话之报皆有用处,便想着叫你南下去看看,将刻印新法广而告之。如今官家将差遣都发放下来,这就是叫你早做打算,近早启程的意思。”

罗月止手心发汗:“出京……”

“官员外出做事,大抵都可得三十日时间安排行装,你这几日提交一份行程上来,待国子监审批过后即可启程,此行资费尽有官府所出。”

岑介笑着看他:“不必紧张,就当散散心,回去准备吧。”

自京城南下至杭州近两千里,再到福州又一千三百里,按照当朝行船速度,不算靠岸补充物资的时间,单程航行最起码就要花费半个多月。

“我两辈子都没在水上呆过这么久……”罗月止喃喃道。

“什么?”赵宗楠没能听清,他正将最后几瓶药放在桌案上。

自从听说罗月止领了差遣,不日便要南下巡游,赵宗楠便陷入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状态,好几天不见人影,更不怎么同罗月止说话,只是快将延国公府中的药庐搬空了。

如今瓶瓶罐罐的各式成药摆了一桌子,恨不得能将罗月止整个人淹没。

今天都能算是同罗月止说话最多的一天。

“最后两瓶,姜丸与龙脑香丸,含于舌下,乘舟可止晕动。”

罗月止被吸引走注意,将那小瓷瓶拿进手里:“晕船药啊?”

赵宗楠不看他:“这样叫也不算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