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们出了贡院,但成绩还未登榜,各家宅院便懈怠不得。
京中求福的寺庙和道观挤满了人,堵得水泄不通,官宦家就自己请菩萨像和文昌帝君像,要么就进祠堂跪祖宗。
也不管什么佛家道家谁是谁家,神仙祖宗哪名哪位,一并拜了去,哪个显灵都成。
郑甘云和郑幼云的兄长替妹妹们说了话,嫡母便允她们歇息几日,不必再抄经了,但素戒仍是要守。
两个姑娘在后院凉亭里吃兄长送来的杏果子,难得有闲暇写字读书。
今日是《妆品月刊》新刊发售的日子。
小厮下午将新刊领回家来,郑甘云低着头从头翻到尾,很快随手将新刊扔到了一边去,看上去无甚兴致。郑幼云将新刊拿到手之后先去找自己的文章,美滋滋地欣赏一遍,又去翻“闺阁奇事”的栏目,却没瞅见“云中君”三个字。
郑幼云咦了一声:“七姐姐不是写新文了,怎么没见登刊?难道是误了寄送的日子?”
郑甘云给自己磨墨,轻描淡写道:“原以为罗氏书坊有所不同,到头来胆魄不过如此。”
“真没给登啊!”郑幼云又翻了一遍,“兴许是文章排满了,要留着姐姐的文章去下一期登刊呢。”
“小丫头想法。”郑甘云笑了一声,“这期不敢发,下一期发售的时候进士榜出,他们只会更不敢发。”
郑幼云迟疑:“七姐姐究竟写了什么?说得我好生好奇。”
“与你没干系。”郑甘云生硬回绝。
……
柳井巷茶坊中,罗月止突然以袖遮面,啊啾啊啾猛打了两个喷嚏。
“有人骂你呢。”周鸳鸳也是忒个迷信的人。
罗月止不信邪:“我这兢兢业业、以礼待人的好郎君,怎会有人骂?”
周鸳鸳笑起来,赶紧去接他手里的书册:“劳烦哥哥亲自过来送新刊。”
罗月止便道:“这趟不仅是来送书,也有桩小生意想同鸳鸳聊一聊。”
《妆品月刊》发行三期,有了活字印刷保驾护航,工作按部就班施展得开,自然要想着扩大发行规模。
罗月止准备挑选几个店铺寄卖杂志,购价上给出一些优惠,不占多大地方,能让各家老板们赚上几两零花钱,也可让来往的娘子们喝茶时有书可读。
“等日后月刊在京中闯出些名气,咱们还有更多能合作的地方……测评也好,广告也好,皆可优先商量。”
“再没人比我知道你的本事。”周鸳鸳笑道,“哥哥哪次合作不是来做散财童子的?你说要我买多少本、放在什么位置合适,直接吩咐就是了。”
其他一些老板虽不及周鸳鸳对罗月止的信任,但商谈几日下来,大抵都谈成了合作。
不出几日,《妆品月刊》便出现在大街小巷,除了深闺中的官宦儿女,寻常家庭的娘子们不用挤发售日,迟上几天也能轻松买到。
京中的洗面店、胭脂口脂店老板们,扎扎实实感受到了生意的变化。
几家欢喜几家愁。
被登刊测评过的店铺,生意是肉眼可见得兴隆,未得测评的,或是被认为品质低劣的,则门庭冷落,看着同行挣钱眼红得很。
很快便有掌柜找上门来,邀请月刊去测自家的产品,抑或带着一封厚厚的银子登门来见,说看过测评之后,赶紧将家里有所非议的面脂方子改良了,请再做一次测评,以求正名。
罗月止明码标价,将规矩公开宣告出来:
店家送上钱帛以求测评,可以,但一则是要在测评文章后附“推广”二字,以示坦诚;二则是要保证测评质量,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测评成文后会交给掌柜审阅。
掌柜能接受,便刊登出来,钱货两讫。掌柜若不接受,觉得有损商誉,则交易作废,测评文章绝不会为了钱财而颠倒黑白。
曾在文章中被评为劣等的产品,要先提交改良产品过来再次试用,若又未得主编认可,则不会刊登任何正名的文章。
在测评之外,《妆品月刊》同各位掌柜还有其他的合作方式。
自下个月起,《妆品月刊》正刊之后将附送一页副刊,是为广告页,掌柜们可以投放广告代替测评文章,内容需简短,可以自己来陈述产品的优势与功效,亦可以在发布新品之前做推广预告。
每条广告根据字数多少、占版大小、广告位不同而价格各异,可凭借需求选购。
“买或不买,全凭各位掌柜的心意。”罗月止抱着阿晞,笑眯眯的,比怀中小猫更像一只招财引福的金被银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