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楠莞尔,用被子将他裹起来,哄他赶快睡觉。
……
近些天京中到处都是年轻人。尤其是保康门附近,因距离太学国子监都很近,只要在街上走着,便能听来满耳的之乎者也,连绵而不可断绝。
罗氏书坊生意好得出奇,后院坐满了没地方温书的外地举子,一坐就是一整天。
可人多却不代表热闹。大家都看起来挺紧张,神情肃穆,安安静静背自己的书,连带着书坊里的伙计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好几个人都积极主动换班去广告坊伺候罗月止,忙就忙一些,好歹能大声喘口气儿。
这段时日广告坊自是极忙的。
全天下举子相继入京,各家卖笔墨纸砚、衣冠腰带的商铺迎来三年一遇的鼎盛旺季,斥巨资请广告坊宣传的大有人在,广告坊商单接到手软。
经过几次迭代,罗氏广告坊的经营章程已堪完善。
罗月止将服务分为五等,从最简单的宣传单设计与印制,到长期持续的品牌营销全案,服务内容悬殊,价格跨度亦是极大。
为了方便服务,罗月止专门培训出一批能说会道的伙计,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各家掌柜沟通,将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以最快的速度反馈给罗月止,以便广告坊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
罗月止给这批新伙计起了个名字,叫做“客户经理”。
卢定风、崔子卧和周小筹三个人经过这段时间的磋磨,已然有了些独当一面的能力。
罗月止再给他们制定下挑战,给他们分下人手,分成为一二三组,叫他们各自作为“组首”去带项目,每十日给罗月止汇报一次情况。
任务重了,工钱自然也有增长,除了底薪之外,罗月止会额外给他们加上一份组内项目的分红。
三人升职加薪,自有动力。
罗月止将家里的事和工作的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不得不说废了极大的功夫。
偶尔闲暇的时候,他免不得有些沾沾自喜,觉得重活一世,自己还是有些进步的。
想当初,罗月止单是听到家里欠了外债,就要整宿整宿地失眠。
若叫他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事,估计要愁得再去投一次河了。
……
郎君们忙着应试和赚钱,娘子们却出不得门。
街上到处都是年轻郎君,蒲夫人便不许蒲梦菱出去抛头露面。
这些规矩,蒲梦菱还是会乖乖遵循的,就算姑母不说,她这段时日也不敢频繁往外面跑。
她安安静静在家里写文章,筹备下一期刊物,只通过院子里的小厮和女使与书坊联系。
若罗月止有关于《妆品月刊》的工作要同她商量,只得以书信沟通。
蒲梦菱偶尔看着罗月止的字发呆,每次叫小薰提醒一句,她方能回过神来。
小薰同她一起长大,对蒲梦菱的心思总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便更加忧心,轻声劝她:“前些天大娘子送书信过来,想等今年科举放榜了,便托陶国夫人在新科进士里头替姑娘寻个好姻缘,算起来也没剩多长时间了,姑娘得将此事记在心上。”
蒲梦菱顿了顿,低垂着眼睛,终是将罗月止的书信收起来,不再看了。
同样窝在家里不得出的还有郑家姐妹。郑御史家好几个适龄的郎君都要参试,全家上下围着他们打转,女孩们遵从父母之命不再外出,各自守在屋子里食素烧香,为自家兄弟祈福。
郑幼云跪不住,每日都蔫哒哒的,全靠郑甘云差人偷偷往她院子里递好吃的才能缓解。
“科举同我们有甚关系?既是哥哥们要考,就该他们吃素烧香,为何反叫我们跪?”郑幼云忍不住偷偷埋怨。郑甘云托身边最亲近的侍女传回来话,就两个字:闭嘴。
而郑幼云不知道的是,郑甘云不叫她在家里乱说话,她自己却借着“云中君”的笔名向罗氏书坊投递了一篇新文章。
文章的名字叫做《论女科举》。
作者有话要说:
随着阿止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累积,自科举开始,他会陆续接触到一些历史中的大佬。比如下一章就即将出现两个超有名的大佬。
再次重申:
[1]本文主要角色均为虚构;(指阿止,小赵,以及阿止的好朋友们)
[2]偶尔有历史人物出没不会涉及故事主线;(譬如之前给罗氏书坊题书封的苏梓美,其实就是苏舜钦苏子美啦。思考了很久,为防止阅读混乱,还是决定后文若出现太过有名的历史人物,不会改字避讳)
[3]主角团不会改变重大历史进程;(譬如王朝的兴衰,大型政治改革的成败)
[4]重要人物的功绩不会张冠李戴。(譬如活字印刷,该是毕昇发明就是毕昇,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越过历史人物不管的情况)
[5]总而言之就当做平行世界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