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明从朕登基开始笔趣阁 > 第284章 给朱标上课(第2页)

第284章 给朱标上课(第2页)

很将声音留在这個世界,传给后世子孙。

“官员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很多时候一个计划还没有完成,主导这个计划的官员就调走了。”

连本草纲目他都已经放弃了。

咱们普遍以为是炼丹的副产物,也只是根据历史记载推测出来的。

比如,贞观末年王玄策从天竺带回一个番僧,那个番僧自称有长生不老药进献给李世民。

朱标连连点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良策啊。

“比如殿下提出的垦荒令,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

既强化了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又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

说完一溜烟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不用问就知道干啥去了。

“这也就导致,地方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朱标也在加紧制定登基后的施政计划。

大家自然懂,就是政绩问题。

陈景恪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一出手就提出了长短两个计划。

李世民吃完就噶了。

陈景恪不一样,他喜欢做计划。

“最后发现硫磺、硝石、木炭放在一起,会剧烈燃烧并爆炸。”

但五年计划就是总纲,微调也是围绕总纲进行的,不是随便来的。

朱元璋很是不以为然,但也没再说什么,转而道:

受到他的影响,大明朝廷也开始习惯了做计划。

“仅仅是这样还不够,还要了解每个地方有多少富裕劳动力。”

有些事情一年就可以做完,而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十年八年。

陈景恪自然是支持炼丹起源说的:“炼丹师为了炼制长生丹,将各种材料添加进丹炉。”

“你只需要给他们指明方向,让他们知道往哪里研究就可以了。”

古代自然搞不了这种大工程,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度全国物资解决问题。

“竟然在炼丹炉里烧火药,啧……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长期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计划。”

“今天没啥事儿,你自己歇着吧,我还有事儿先出去了。”

朱标微微颔首,这个道理他自然也懂。

就这么简单。

“然后再细分到每一年,每个地方大致需要完成多少亩。”

陈景恪也没闲下来,刚坐了没一会儿,朱标就派人将他喊走商讨新政去了。

“他们的金石丹药虽然都是害人的玩意儿,但天天和金石打交道,指不定就掌握了什么有用的技术。”

这种情况还体现在资源调配上。

朱雄英兴奋的道:“我也能做吗?好好好,快教我。”

“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一定要在五年内完成,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才行。”

倒不是他孤陋寡闻,火药这玩意儿的起源,现代人也是翻遍古籍才推测出来的。

“还是以垦荒令为例,朝廷可以采用两种管理方式。”

“就算是扩张领土,也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打下来,再用三年来维稳。”

古代,虽然国家是大一统的,但事实上朝廷对地方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