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大明从朕登基开始笔趣阁 > 第273章 大课堂(第2页)

第273章 大课堂(第2页)

他的话相当于是将东汉末年的混乱,归罪于刘秀的政策。

“这么做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莫非这位陈伴读还能讲出什么新花样不成?

陈景恪说道:“魏国公总结的很好,大致就是如此。”

“这些人大量充斥军队,也导致军纪败坏。”

而且还不是大明一朝的问题,而是以东汉光武帝刘秀为界限,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

“要么轮换制度不合理,导致部分将士长期得不到修整,产生厌战情绪。”

陈景恪解释道:“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好处很大,可是此法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而陈景恪也是语出惊人,一开始就点明军制存在巨大漏洞。

“他得了天下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缓解百姓的负担。”

“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田有产的良家子更讲规矩,也更便于管理,作战能力也更强。”

陈景恪继续说道:“但是,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最重要的军制上出现如此大的漏洞,是极为不应该的。”

“流民、无赖、罪犯,这些人无牵无挂又道德败坏,上了战场偷奸耍滑,导致军队战斗力不足。”

这个外舅公,太没学问啦。

“甚至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未能将此制度完善。”

“让囚犯当兵在之前也出现过,但那都是人手不足时期的临时办法。”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光武帝那确实是明君。

“对于百姓来说,负担一个义务兵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但这么做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以前当兵是义务,是为了保家卫国。”

“而且府兵是征募,不是强制。”

这些事情有人知道,比如徐达、傅有德等人,都了解过。

“于是他将征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国家包揽了军队的一切开销,还要给军人发军饷。”

“不过五军都督府已经拿出了完整的预备役方案,只不过还未实施。”

“虽然汉初有授田制,当兵就给分田。”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光武帝虽然是宗室之后,但从小生活在民间,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当朝名帅,整天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只是后来随着大唐疆域的扩张,从长安到西域一来一往光路上就要耗费一年时间。”

“将之作为制度存在,就是从光武帝时期开始的。”

“募兵的特点是什么?自愿当兵。”

本来他们以为皇帝又有什么新想法,到了才知道竟然是听陈景恪讲课。

“府兵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往往能以少胜多。”

“按照他的说法,一个完整的兵役制度,应该包含预备役、轮换、退役等方面。”

至于大明……现在说的就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良久,朱元璋才开口说道:“天德,你怎么看?”

“而且他们的募兵制几乎走了东汉的老路,没有预备役,兵源不合格。”

徐达等人都是第一次听课,倍感新鲜。

“最好能拿出完整的轮换方案,让将士们有喘息的机会。”

所以听到陈景恪这番讲解,他非常兴奋:“好办法,真是好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