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凤谋天下演员表介绍 > 第180章(第1页)

第180章(第1页)

“我们当真是要投奔!”

“是啊是啊!我们家有两个女娃,可以去殿下的工坊里做工,男娃可以去农庄干活,只要能吃口饱饭,衣服穿暖。”

看守他们的是辎重营的两个小队,队正也是常年打仗的老兵,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兵都是练家子,在凉州这种地方的练家子老兵,那可都是宝贝疙瘩,尤其是做先锋的奴兵,那都是斥候营的好苗子,背图探路都是一流。

如果这样的兵能吸纳进来,对平威军绝对是一大助力。

再说了,大梁军法严明,各周府兵逃离,无论是逃去哪儿,都算是逃兵,轻则刺字,重则处死。这些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汉子,若不是被逼得没办法,谁也不想逃不是?

中帐内,裴凛正与顾奉之讨论这群士兵的去向。

“他们自己愿意留在平威军当兵,但他们的家人未必愿意挪动地方。殿下的银钱在张掖并没有全部用来买猪,还有一部分给了我,让我拿来贿赂各个折冲府的折冲将军。”

“贿赂?”顾奉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个词会从裴凛的口中说出来,“怎么个章程?仔细说说。”

百姓缺钱,折冲将军交不出兵就要被问罪,那他们能怎么办呢?

就只能去牙行买奴充军,因而凉、甘、肃三州奴兵几乎占了六成之多。

可折冲府买奴不要钱吗?军田种出的粮食,吞并的土地能换得多少银钱?怕是买了奴兵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个世道下,没人不爱钱,有钱好办事是常理。

因而晏清姝还留了后手,如果那些士官不让底下的兵走,甚至因逃兵之事前来问罪,那么银钱便是最好的补偿。

你买来的兵,我买过去,公平吧?

只要把人买空了,任你折冲府再大,也不可能拿这样的账目去应付巡查官吧?

更何况如今的庆阳府代政可是谢巽风,那是长公主的人,完全可以拿这些空账去拿捏你。

这是一套连环计,看得清的人自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而看不清的人,晏清姝自然也不会留他。

当西北的军机情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时,程凤朝根本无暇他顾,因为佛香阁走水了。

冲天的火光伴随着浓重的黑烟弥漫在整个皇城的西北角,连皇城外的百姓都能瞧得分明。

这一日,城中的所有寺庙皆紧闭寺门,供上了长明灯,围坐在大雄宝殿诵经祈福。

就连大相国寺都大门紧闭,只有梵音绕梁,久久不曾停歇。

不知从哪里起来的流言,说摄政王程凤朝滥杀无辜、残害忠良,以至神佛震怒,而明觉禅师本为皇子,当于真龙陨落之时继位以统大局,却龟缩于寺庙不出,枉顾血脉重任,因而将下惩罚,以业火焚之。

这让的流言令京城百姓人心惶惶,有人私下议论,言说明觉禅师为皇子之事竟瞒得如此严实,定然是程凤朝与皇帝唯恐动摇了自己的地位,才将此事掩盖下来,并将禅师囚禁于佛香阁,这样的惩罚不应应验在明觉禅师身上,而是应该应在程凤朝身上猜对。

可为什么没有应在程凤朝身上呢?

大约是请了什么妖僧吧,将自己的劫难引渡到了明觉禅师的身上,真真是歹毒心肠哟!

不信鬼神的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但也隐约觉得佛香阁大火应是人为,可是何人所为?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一直空置的摄政王府。

速来清风明月般的程凤朝头一次当着百官的面发了疯,严令御史台和大理寺严查流言出处,抓住散播流言者直接关进大牢!但他还没完全丧失理智,关进大牢的理由与流言无关,只说是外邦安插进来的奸细。

坐在龙椅上的晏清玄攥紧了扶手,掩盖心中的激动。

程凤朝声望大跌,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的机会来了?

繁花入局

长安前往奉天的官道上,七匹快马正在疾驰,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为首的男人带着幕篱,看不清面容,但隐约瞧着像是个和尚,而护卫在他左右的六个壮汉皆手持长直刀,背覆硬弓,带着银白色奔狼面具,目光如炬,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前面有条岔路一条向西,通往肃州,一条向北通往庆阳。

为首的男人掀开幕篱的纱,露出一张俊秀的脸庞,正是被大火‘烧死’的普惠禅师。

他停驻马蹄,对护卫他的小将拱手道:“在此分别吧。”

小将诧异:“大师不先去庆阳见一见殿下吗?您毕竟是殿下的兄长。”

普惠摇头:“不了,贫僧只是个僧人,生在寺庙,长在寺庙,将来也必定葬于寺庙,她是皇女,生于皇城,长于皇城,将来也会葬入皇陵永留史册,本就不是一路人,又何必强行一条路,就此别过吧。”

小将来时,阿史那乘风将军千叮咛万嘱咐,一切以明觉禅师的意思为准,既然禅师如此明说,他也不好过多劝阻,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和一袋银钱,将它们递给普惠禅师。

“这是殿下赠与禅师的,殿下说,若是禅师不想回庆阳,便将此物收下,无论未来是何种光景,有她之所在,便是您的归处。”

普惠笑了笑,眼中装满叹息:“多谢长公主殿下的好意,只是贫僧的归处是天地,一身无忧而来,便一身无垢而去,各自珍重吧。”

说罢,他接过小将递来的东西装好,里面有他的新身份和通往外邦的通关文牒。灼娘已在集乃,待他过去,将一样东西交给灼娘,便可前往敦煌,从此天高海阔,任其闯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