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出乎罗酆山鬼王的预料了。
说的更准确一点,固慈和谚世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在酆都大帝的预料之外。
祂不理解,但却被他们吸引,想要看他们后面还会如何发展。
而这时,曾在巫妖大战中受了伤的后土娘娘,也来到了罗酆山附近休养生息。
鬼王起初很排斥,因为固慈和谚世好了一些的心情都变差了。
可后土娘娘却主动来拜访了祂,还给祂带了礼。
这是鬼王收到的第一份礼物,而且还是对方亲手用琼浆仙桃做的一盘桃酥,足见其用心。
鬼王不好再冷着脸,便接受了对方和自己做邻居。
那之后,鬼王还是会时不时去看看固慈和谚世的现状,就看他俩一直憋屈地待在玲珑阁,搞得鬼王心里也很不舒服。
于是祂不再去了,想着等两人解决完那些事祂再去。
而祂在家里待久了之后,和后土娘娘接触的便就多了。
那位温柔包容的神明不仅不排斥鬼王,还给了祂许多想都不曾想过的关心和爱护,就如同人类所说的那般,后土娘娘就像一位慈和的母亲,将鬼王从执念中拉了出来。
不知不觉间,祂心里本就平息了许多的郁气也散了许多,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欢乐和久违的自在。
后土娘娘说没有谁能规定其他人是善还是恶。
所谓善人和恶人也没有绝对,或许有的人对你不好,对其他人却很好。
有的人对你很好,对其他人来说却是罪大恶极。
而在后土娘娘看来,罗酆山鬼王是个很好的神明。
或许是娘娘太温柔,或许是固慈和谚世的交好给了祂底气,总归鬼王真的渐渐放下了自己对其他神明的怨。
不是祂不好,是那些排斥祂的神明没眼光。
祂想着后土娘娘能接纳祂,固慈和谚世肯定也会接纳祂。
于是祂决定去和这两位神明结交,但当时天劫将至,祂便先在罗酆山准备渡劫。
然而等祂渡劫后回到人间,却发现固慈和谚世用力量铸造了神器【生死簿】,还躲在书里休养生息。
祂既心疼两个孩子的遭遇,又觉得好笑,便将他们带回了山。
果不其然,固慈和谚世并不排斥祂。
虽然谚世总和祂斗嘴干架,但却并非出于厌恶,而是因为不爽祂和固慈关系好。
这种平等亲近的相处方式,让祂心里再没有阴霾。
之后祂还在后土娘娘的提议下创建了地府,有了越来越多尊敬爱戴自己的下属,祂也重新找回了性格里的活泼开朗,过的越来越自在。
然而这一切,都在一次去人间庙会后被打破了。
恰逢年节,人间各处都在举办庙会。
他们朝神明祈祷,感谢神明对自己的护佑。
然而人类们所祭拜的神明,不止有真正为他们付出过的人神固慈和后土娘娘,还有许许多多已经离开此界的神明。
他们将现世太平和妖魔被除归功于那些神明,将死后安息也归功于那些神。
可创造地府,给了魂灵栖息之地,在人间有妖魔作祟时出手的都是祂这个酆都大帝。
但就是因为祂是阴间之神,人类就把他归为不详,归为忌讳,从不拜祂。
祂心中此前被压制下去的怨念在此刻忽然暴涨,竟直接引发了地震,令庙会中热闹的人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亡。
祂在愤怒过后,猛然意识到这不是祂的本意,而是寄生在祂体内的那个东西在作祟。
可祂自己在刚刚那一瞬,确实是对人类产生了怀疑和失望。
每位神明都有自己的伴生神明,酆都大帝以为自己真的是天道宠儿,是没有宿敌的。
可直到这时,祂才知道自己是有伴生神明的。
只是那个宿敌一直藏在祂心里,若是祂一直心绪平静宽和,那对方就一直被封存。
但当祂心里有了怨念和恶意,对方就会无限膨胀,直到某个节点时彻底苏醒,从祂体内挣脱而出。
天道对祂的偏爱,给了祂无上的力量,还没有直接给祂弄出个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