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说的对,奴婢也是这样认为。」莫雨点头道。
刘彻命他拿来一面镜子,看着镜中威严的面容,他左看右看,挑剔地摸了摸眼角的皱纹,「果然人还是老了,不能和年轻时相比,这皱纹一笑就多。」
「这人年级越大越有韵味,谁见了陛下现今的样子,不赞一声威武,这宫中的哪个美人见到陛下都挪不开眼。」莫雨的表情越发谄媚。
刘彻:「真的?」
莫雨肯定道:「陛下就算不信奴婢,也要信长公主。」
刘彻一想也对。
两个孩子私下里吵架,说的肯定都是真心话。
刘彻正欲开口,就听外面传来些许声响,他脸色一拉,沉声道:「外面何事?」
一名内侍躬身进来,垂着头看着地面,「陛下,赵美人差人来,说身体不适。」
莫雨面上不变,馀光扫了扫刘彻,见他眉头一锁,面露烦躁,心中叹气。
这赵美人真是恃宠而骄,一次两次,陛下还能当情趣,次数多了,陛下就烦了。
果不其然,就听刘彻说道:「既然不适,就静心养病,建始殿闭宫半年。」
内侍:「诺!」
心知赵美人这次是玩脱了,闭宫半年,足以让帝王忘了她。
这几年,宫中不是没有受宠的美人,甚至还有人仗着年轻貌美,觉得卫皇后年老色衰,陛下肯定会厌弃,对皇后不敬,最後不仅人被杖杀,而且还连累家族老小被流放塞外,这还是卫皇后求情,否则一家老小就与美人一同上路了。
行事张扬,越过界的,轻的就如赵美人这般被禁足闭宫,从此自生自灭,严重的,要麽被送入永巷,活着都是煎熬,要麽连性命都保不住。
陛下早已为後宫这些嫔妃划出了界限,恩宠都可以给,但是不能越过卫皇后,谁若对皇后不敬,就是对他不敬。
可总有眼皮子浅的女子以为仗着自己年轻的脸皮,就能成为第二个卫皇后。
真是笑话,若是陛下宠幸一名女子,就能给他带来大将军丶冠军侯,还有长公主丶太子这些儿女,怕是後宫早就塞满了嫔妃,压根没有那些女子的机会。
这世间就只有卫皇后一人特殊。
至於那边满腔希翼的赵美人听到旨意,犹如晴天霹雳,如何乞求认错,都不在刘彻的思考之内。
他向来没有多少耐心,既然摊丁入亩政策已经定下,他最迟明年开春,就要推行。
次日,刘彻就召集三公九卿,商议如何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有刘据在一旁一唱一和,连给三公九卿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就将这个政策定下了。
让众臣看的一头黑线,想说,若是陛下不想与他们讨论,自己做主就行,不用走这个过场。
说实话,如果朝中反对声浪太大,刘瑶还有法子劝导。
人总爱折中,比起「官绅一体纳粮」,大家一起「倒霉」,摊丁入亩就显得温和多了,当然未来都不会少。
第153章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她教的,谁知道阿父从哪里想的注意。
刘彻一直在为如何增加人口而纠结,所谓天下,就是子民与疆域相辅相成,他拿下的那些疆域只有大汉的百姓填充以後,才能被大汉彻底占有。
他也知道百姓的压力大,可比起大汉的基业,之前只能先委屈百姓,现在有了「摊丁入亩」,减轻百姓的压力先不提,简化了税收规则,而且可以想像,取消丁税後,人口会迎来大增长。
至於朝臣担心推行新政策後,收到的赋税会减小。
哼!
说得好像他之前收到的赋税足够似的。
虽然他高坐明堂,不代表对於手底下的猫腻不清楚,无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人不是死物,人丁数经常发生变化,而在变化中,就给了底下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有的地方侵占税款,实际徵收多,但上交少,上交丁银与上报丁税都不是实数。
元封五年三月,刘彻下旨,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地亩中,此事由太子刘据推行。
许多百姓听说後,欢天喜地,朝着长安的方向跪地叩拜,满眼泪水,纷纷赞赏陛下的德政。
刘瑶深知自己阿父好大喜功的性格。
在刘据办事的时候,让其记得「狐假虎威」,多宣扬刘彻的德政,多让他吃到甜头,这样百姓得实惠,帝王得贤名,太子干实事,大家都高兴……
至於不怎麽高兴的地方豪强,此番不在刘彻丶刘瑶的考虑之内,目前大汉朝,这些人还成不了势,刘彻对於这些人也是眼热的紧,若不是朝局稳定,恨不得将天下豪强巨富的钱都拢在手中。<="<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