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卫长公主霍去病 > 第139章(第1页)

第139章(第1页)

此事一出,朝野哗然,居然在陛下眼皮子底下杀人。

不少人知道郭解是活不了了。

刘瑶听到这消息後,叹了一口气,以阿父的脾气,郭解肯定活不了了,主要是郭解的家人怕是要遭殃。

刘彻得知後,果然暴怒,下旨抓捕郭解。

郭解闻风而逃,一路上得到不少人的帮助,暂时没有被抓到。

郭家人後来又求到卫青面前,求他救郭解一命。

卫青看着痛哭流涕的郭家人,想起郭解临行前他的手下为他筹措千万钱,苦笑一声,轵县官吏判断没错,只是没想到杨县吏父子也为此送了命。

对於郭家人的请求,他直接拒绝了。

先前他已经提醒过郭解,可是他仍然不收敛,落到这个下场,他也无可奈何,而且他担心,若是他再为郭解求情,郭解怕是下场更惨。

一月後,郭解终於抓捕归案,经过审讯,翻出了不少旧案。

其中比较恶劣的有这麽一件案子,当年轵县有一儒生批评郭解奸猾,凭藉自己的权势破坏法度,就因为这话,郭解手下的人就把人杀了,并且将他的舌头割了下来。

对於郭解的处置,朝廷的官员却有了分歧,毕竟杀人这事,郭解不知情,而且他手下众多,也不知道谁干的,所以郭解虽然有过错,但是也不是大罪。

张汤嘲讽:「是啊,郭解行侠仗义,品性高洁,好事都是他做的,错事都是手下瞒着他做的,这等首领汤佩服!」

官员:……

公孙弘说道:「郭解一个布衣,有如此大威望和权势,稍有不顺,就有人替他杀人,这难道不比他亲自杀人还要严重。」

众人思索片刻,有人神情大变,不再辩驳。

刘彻也赞同公孙弘的说法,最後判郭解死罪外加族诛。

刘瑶听说後,唏嘘不已,原先她判断郭解活不下去,但是没想到居然沦落到灭族,这算不算现代所谓的「一粉顶十黑」,活活被粉丝给坑死了?

古代普通百姓生存真是险恶,天灾人祸不断,大多填不饱肚子,一不小心说不定不知道被哪路亲戚连累,来个「族诛」,重新投胎。

郭解之事只是迁徙茂陵的小插曲,朝中官员更多地注意力放在主父偃身上。

在接连献上「推恩令」和「迁徙茂陵令」後,主父偃差不多成为身边的第一人,源源不断的赏赐给他。

公卿和诸侯王也纷纷献媚,金银财宝也纷纷送入他的府中,光是元朔二年,他受贿达到千金,偏偏主父偃还不低调,高调受贿索贿,连不怎麽关心政事,一心沉迷研究的刘瑶都知道了。

刘瑶:……

她就去光禄寺找了东方朔,东方朔听完後,叹了一口气,「我也劝过他,但是他不听,说是困厄一辈子,受尽苦难,好不容易富贵了,年纪大了,也活不长久,就要及时行乐,必须倒行逆施!」

刘瑶嘴角微抽,能给自己定下「倒行逆施」这种行为准则的人,行事有多极端,她不奇怪。

东方朔:「阿瑶还想我去劝他吗?」

刘瑶直接粗鲁地坐在台阶上,望着西垂的落日,淡淡道:「东方大姨父,我只是可惜他的才华,若是阿父舍得,咱们也没办法,只是下次你遇到他,让他做那些事时,多想想家人。」

「族诛」在她这里可是高频词,时不时就会发生一起,在未来历史中,若是卫子夫与刘据躲不过巫蛊之祸,不知道多少人会受连累。

「我知晓了。」东方朔学着她一起欣赏落日,轻声道:「主父偃困顿半生,现今六旬有馀,一朝得势,有如此心态也能理解,他可能一时陷入了执念。」

主父偃家贫,早年读书但是没有出路被父兄所蔑视,周围的儒生也看不起他,极想一夜成名,现在得到陛下的看重,可能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态了。

刘瑶听完,声音有些低沉,「东方大姨父,是不是人老了,都会变得偏执?你年纪大了,会变得和主父偃一样吗?」

汉武帝年老时追求长生,许多人年纪大了脾气也会变得奇怪。

「我才不会。」东方朔听得一头黑线,虽然他自认平时也不是什么正经人,但是品性还是要超过主父偃四五倍,他以前缺钱,可没想过收受贿赂,而是想着借钱,只是还的有些晚而已。

「长公主,人都会变老,你这一棒子打死,不给自己留後路吗?」东方朔看着面前的十岁少女,哭笑不得看着她,「主父偃是主父偃,我是我,他追求富贵享乐,我只求能济世救民,建功立业,不虚此生。」

刘瑶:……

没想到东方大姨父的理想挺伟大的,完全不符合他放浪形骸的性格。

东方朔看出她眼神的意思,仰头望天,唇角上翘,「就如长公主在朝臣眼中看似胡闹,可是拿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等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