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虽说孟姬的性子不怎麽讨你喜欢,可她毕竟给你生下了鄂邑公主,现在鄂邑公主年纪还小,腼腆一些还行,若是长大了还是这性子,将来嫁人会被人欺负的。」
刘彻扶着她坐下,给她奉了一杯热茶,「母后说得对,除夕宫宴时,我也看出来了,鄂邑确实与阿珏相差一些距离。」
「你啊!」皇太后抿了一口茶,有些无奈地看着他。
陛下的心太偏了,称呼卫子夫的三个孩子都是喊小名,称呼四公主,就直接称呼封号了。
刘彻转移话题,随口道:「母后,姑母年後可曾让你费心?」
「她?」皇太后冷嗤一声,「她现在可没心思对付我这个老太婆子,现在光想着养儿子呢?我就慢慢看戏,看她是真养儿子,还是小情人。」
刘彻不解,不过人天生对这种狗血事情好奇,「母后这是何意?」
皇太后招呼他靠近。
刘彻向前探了探身。
皇太后轻啧一声,「刘嫖去年府中进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听说长得白白嫩嫩的,特别招人喜欢,刘嫖就将他养在膝下了,听说那人叫董偃。」
听说刘嫖将董偃收养後,与他几乎形影不离,不惜重金培养,给他聘请大儒叫他读书,又培养他君子六艺,说句笑话,她看刘嫖当年养真儿子时,都没有这麽上心。
刘彻闻言轻咳一声,「母后是不是搞错了,可能姑母因为堂邑侯过世,太过伤心,就养些东西打发时间。」
「对於女人,还是女人了解女人。」皇太后没好气地点了点他的头,「她本身就有两个儿子,现在还有孙子,想要含饴弄孙,打发时间,大的丶小的都有,何必花费心思养一个小孩,你就等着吧,以後有戏看。」
刘彻:……
皇太后笑道:「那少年今年十四五岁了,过个两三年也就成人了。鱼在猫嘴边,你觉得猫会不张嘴吗?况且刘嫖也不是忍耐的性子。」
刘彻还是半信半疑,「不可能吧,姑母她这般年纪了。」
皇太后:「许你们男的风流,就不许她吗?」
她敢这样猜测,是因为她听说两人私下里举止亲密,一些举动可不是儿子对母亲的举动,就是女儿也不会嘴对嘴亲啊。
刘彻:……
这事目前只是母后的猜测,还没有发生。
他觉得,以母后所说,刘嫖对董偃的宠爱态度,日後多半不会遮掩,到时候他就知道了。
呃……姑母对他有恩,又是太皇太后的女儿,只要不是闹得太难看,他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
皇太后为孟姬求封位,刘彻之前那样说,真不是敷衍皇太后的,只是将孟姬册封为夫人,他觉得不妥。
汉初建立时,百废待兴,前朝後宫许多制度大多继承了秦制,没有经过性的完善,帝母称皇太后,祖母是太皇太后,帝妻称皇后,妾称夫人,又有美人丶良人丶八子丶七子丶长使丶少使等。
刘彻琢磨了一天,对後宫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夫人之下增加了婕妤丶金娥丶容华丶充依四个品级,每个品级也设置了相应的爵位和俸禄,其中婕妤的爵秩与列侯相同。
而孟姬被册封为容华。
後宫众人受到消息後,纷纷前去祝贺。
虽然地位比不上卫子夫,但是孟姬她能生啊,若是孟乔抢先在卫子夫前面生下陛下的长子,这局势就逆战了。
卫子夫在後宫这麽多年,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她对於孟姬没什麽想法,只想这胎顺利生下来,即使仍然是个公主,她也满意,上天已经很善待她了,让家人摆脱奴籍,让少儿丶卫青出人头地,阿瑶聪慧,阿珏伶俐,阿琼纯真,她不贪心。
刘瑶就更不担心了,毕竟她提前知道历史。
比其他,刘彻就比较紧张了,过了年後,几乎天天来昭阳殿看卫子夫。
严禁任何人给卫子夫使绊子,若是有人在昭阳殿出了差错,他比卫子夫还斤斤计较。
刘瑶也理解。
今年是元朔元年,她都十岁了,而阿父已经二十九岁的「高龄」,还没有一个皇子,但是因为有阿瑶等人的降生,旁人又不能说刘彻不能生,是故,民间就有不少术士谣言,言之凿凿地说刘彻此生不会有皇子,为了大汉江山好,应该退位让贤。
要知道在民间,若是成亲早些,比如像王容十四五岁成亲的,三十岁附近别说当爹,当爷爷都有可能。
刘彻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态有些着急了,就给自己找了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