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般说,是想让谢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谢桐神色想起宋怀壁那张虚伪的脸,心口就犯恶心,道:“随他去,娘真是后悔,当初如何就眼盲心瞎选了这么个狼心狗肺之人。”
宋十鸢有些心疼,轻声问:“那娘想和离吗?”
谢桐微微一怔,她从未想过要与宋怀壁和离,倒不是还残留什么夫妻情分,只是为了这一双儿女,她也得留在这宋府内宅里,与宋怀壁虚与委蛇地过下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谢桐呢喃道,“我与你父亲……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谢嬷嬷端了熬好的汤药进来,宋十鸢身子还虚着,喝过药后便有些困倦。
谢桐往棉被里塞了几个汤婆子,守着她安睡下,才回了自己房里。
夜半的时候,宋十鸢醒了过来,她又梦见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她一时竟有些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望着织锦绣花的帘帐发了一会儿呆,宋十鸢才醒过神来,其实更准确的来说,她倒像是从几千年后的现代穿越回了大景这一世。
想起穿越小说里常出现的金手指和系统,宋十鸢默默在心底唤了几声系统,却没能得到任何回应。
好吧,看来她并没有被附赠到什么金手指。
就在这时,她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对话框:嗨!我是deepseek,我可以帮你搜索、答疑、写作,请把你的任务交给我吧~
宋十鸢:垂死病中惊坐起,幸运儿竟是我自己!
惊喜过后,她试着在‘给deepseek发送消息’的对话框中,默默提问:有关大景朝代的历史。
ds很快给出了答案:关于‘大景朝’,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与之对应。
宋十鸢又试着提了几个问题,摸索出了存在于她脑海之中的ds与前世功能相似,虽然搜不到与大景这个朝代任何有关的东西,但能搜索整合出很多独属于现代的知识。
比如简易肥皂制作法、精盐提取法、水泥制作法、钢铁冶炼技术和流程。
知识便是财富,只要善用ds的搜索功能,她岂非坐拥金山银山?
宋十鸢坐起身来,一时间再无困意,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压抑的哽咽啜泣声。
她住在紧挨着正房的西厢房,而哭声像是从正房里传出来的,想到很可能是母亲谢桐在哭,宋十鸢心里一紧。
她顾不得点灯,披了件裘衣,就下床朝外走去,一推开门就瞧见谢嬷嬷就站在廊下。
谢嬷嬷听见动静朝她看了过来,小声道:“小姐怎么醒了?”
“母亲她是不是在哭?”宋十鸢一脸担忧,就要往正房去。
谢嬷嬷却拦下了她,压低声音道:“这几日府里的事情是连着一出又一出,先时小姐高热不醒,夫人一直担心你的病,便分不出心神去理会旁的,如今小姐醒来,她心里的大石落了地,旁的便压不住了,到底是二十多年的夫妻,老爷做出这样的事来,她心里又怎会不难受?”
谢嬷嬷眼圈泛红地道:“哭了才好,痛痛快快地大哭上一场,总比藏在心里积郁成疾要来得好。”
宋十鸢听着那屋子里一抽一抽的哽咽声,心尖泛起细细密密的疼意,她杏眸里泛着冷意,声音极低地道:“且看着吧,往后伤心难过的该是他们了。”
谢嬷嬷担心夜里冷,催促着宋十鸢回房。
“嬷嬷,我有些睡不着,您陪我说说话。”
谢嬷嬷陪着宋十鸢回了西厢房,她点上灯烛,提起炭盆上煨着的热水灌了个汤婆子,塞进宋十鸢怀里。
宋十鸢:“嬷嬷别忙了,快过来坐。”
谢嬷嬷在软塌旁坐了下来,慈爱地看着宋十鸢瓷白的小脸:“小姐想知道些什么?”
“我今日提起舅舅在朔北镇守边关,娘的神色似乎不大对。”宋十鸢疑惑道,“这是为何?”
谢嬷嬷道:“朔北函谷关外便是北洲夷族,去岁两国交战,朔北军节节战败,被北洲夷族连夺三城,而今的朔北军已经退守到了浑玉关,朝廷国库空虚无力再战,不得不向北洲夷族求和,议和的盟约里,大景不光要再割让三城,还得每年向北洲提供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粮五万石,茶3万斤。”
宋初意惊讶:“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天子和百官也能答应?”
谢嬷嬷叹气点头:“除此之外,还要于边境设置榷场,双方进行互市贸易。夫人说北洲夷族嗜血凶悍,此番他们狮子大张口,咱们大景都能答应,那往后榷场互市,朔北的百姓就要遭殃了,知道咱们大景不敢开战,北洲夷族只会更加明目张胆地滋扰欺压边关的百姓,有些家财的商贾豪绅都已经举家搬离朔北了。”
宋初意心领神会:“所以那朔北现如今就是个苦地方,人人都不愿去的烫手山芋?”
本就是苦寒之地,又有强敌肆虐,可想而知,往后数年朔北只会一日不如一日。
“是这个理。”谢嬷嬷道,“谢家从你曾外祖父那一代起,便领的是安南军,一直镇守在南疆边镇,你舅舅如今突然被调去朔北,将谢家一手带出来的安南军兵权拱手让人,这哪里能算得上是什么好差事?”
她愁苦道:“夫人说,自从谢老将军去了之后,谢家在朝堂便惹人猜忌,天子将你舅舅扔去朔北那地方,是想彻底夺了谢家的权势。”
“照眼下这形势,朔北未来多少年恐怕都没有翻身之地,舅舅也根本无处施展,无法立下军功。”宋十鸢又问道:“那朝廷要送五皇子去北洲做质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她印象中除非是小国群起那个混乱时代,大部分王朝即便无力再战,也是选择牺牲公主下嫁和亲,甚少有让皇子去他国为质的。
谢嬷嬷:“早些年朔北有定北侯镇守,虽与北洲夷族战乱不断,但夷族从未能越过函谷关,可定北侯无子只有一女,无人继承他的骁勇善战,五年前,定北侯不知怎的,突然向天子请命要五皇子去朔北从军,五皇子因出身夷族,天子并不重视,便同意了定北侯的提议。”
“五皇子去朔北后屡建奇功,倒成了定北侯麾下的一员猛将,那几年朔北着实安稳了一段时日,还将夷族赶出关外五十里,可好景不长,去年年初定北侯旧疾复发,溘然离世,夷族趁此时机,举兵犯边,五皇子带朔北军苦撑半年,后来便……接连战败,被北洲连夺了三城。”
谢嬷嬷压低声音:“你舅舅给夫人的信里说,朔北十万大军之所以潦倒大败,险些全军覆没,是因为朝廷迟迟不给粮饷,鏖战之时,朔北军断粮十几日,饿得每日只能饮水饱腹,这行军打仗不让人吃饱,哪里来的力气奋战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