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是个担得起事的好孩子,相貌才学皆无可挑剔,仲青自己又喜欢,永王妃打心眼儿里觉得如果日后能成喜事,那是天大的好事。
这样她和润荷还能亲上加亲,在好姐妹的基础上再做一次儿女亲家。
但话虽这么说,眼下却有件事情不得不考虑。
永王妃抓着祝祁安,担忧地问话:“你觉得你现在去求陛下赐婚,成功率有几成?”
祝祁安实话实说:“陛下可能不太愿意。”
眼下虽然永王府和太子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暴露,可沈相已然明确站到太子那一边去,倘若两家结亲,太子必然如虎添翼。
陛下不可能乐见其成。
永王妃皱眉:“那可怎么办?”
祝祁安倒是不急,心情颇好地卖了个关子:“母妃无须担心,虽然现在不愿意,但未来如何,可说不准。”
竹栖堂里一番隐秘对话,旁人自然无从知晓,身处天枢宫中的皇帝久未到京郊行宫,今日一来,行宫中还是往日景色,恍若他壮年之时,心情十分不错。
宫中早就受到了陛下亲临的消息,一应物什都已备好,皇帝站在窗边欣赏了一番窗外景致,喟叹道:“朕从前便觉得此山有仙韵,多年不至,今日一件竟然感官更甚,可见朕这些年修道有成。”
姜胜公公随侍在侧,恭敬道:“陛下真龙天子,自然无往不利。”
皇帝:“可惜方仙师没来。”
方仙道近些年才崭露头角,上次秋狩时,他还未至盛京,不知在何方云游呢。
姜胜头垂的更低:“道长虽然未至,可贵妃娘娘却在,娘娘最体贴陛下不过,不如奴才请娘娘过来相伴,寥慰陛下?”
皇帝本不想一到行宫便召贵妃,这样到显得他急不可耐,但窗外景色恰如其分地勾起了他的道心,小儿子又留在宫中并未带出
思及贵妃的芙蓉玉貌,玲珑身段,皇帝拒绝的话在口中打了个圈,欣然道:“那便将贵妃唤来吧。”
不久之后,候在前殿中等待传召的官员皆知道了皇帝召了贵妃陪伴,心中不免感叹起贵妃的圣眷浓厚,又三三两两地对视一眼,各自找了由头回家去了。
重要的公务离京前就已经处理完了,他们手中没有什么要紧事,候在前殿也不过为了问候陛下。
既然陛下正忙,散了就是。
许是京外景色宜人,沈怀昭在满屋的桂花香气中难得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卯时,便自然而然地醒了过来。
今日是秋狩第一天,按例所有男宾都要入林狩猎,不论文武,与此同时,女眷们亦可在猎场外围的空地处骑马跑上几圈,或是打靶投壶,等待家人凯旋而返。
莹珠从带来的箱笼里找出先前试好的大红骑装,服侍着沈怀昭换上。
她今日也是要跑马的,常服轻薄,不比骑装裙下专做了收脚的厚灯笼裤,只有这样的打扮,上了马方不会觉得摩擦的疼痛难忍。
沈怀昭小时候也学过骑射,却有许多年没有穿过骑装,乍一上身,一时竟然有些不习惯,在屋里跑了几步,方才觉出松快。
通体红色的袍子只在衣襟边缘用乌线收束,墨黑的束腰上金线穿行,依稀可见一副虎啸山林图。
旁人穿墨绯两色,容易被压得气势全无,但沈怀昭身量足够,虽不壮实但也体态修长,一时间竟然没被绯红压下颜色,反而将本就白皙的肤色衬得更亮了几分。
莹珠扣好最后一颗扣子,满意地拍了拍沈怀昭的小臂,快活道:“我们家姑娘,一定是场上最夺目的。”
沈怀昭失忆这段日子,已经逐渐习惯了衣着素雅,猛然穿这么吸睛的颜色,还有些不习惯。
拉了拉衣摆,将腰间褶皱抻平,沈怀昭摇头,不想认下这个夸赞:“贵妃娘娘在场,不敢认最夺目。”
莹珠嘟嘴,不爱听沈怀昭的扫兴之语。
事实证明,莹珠话没说错。
男宾与女宾是两条去路,除非到了猎场,不然都不会碰上,沈怀昭起的不算早,早在她还没醒的时候沈相他们就已经动身,等她到时,猎场中只能看见许多颜色各异的女郎。
环视一圈,没瞧见父兄和祝祁安的人影,沈怀昭怏怏转头,跟着沈夫人一道去问候永王妃。
途经之处,不少人都被这一抹忽然出现的亮色吸引目光,永王妃本来正在和一为穿着蜀锦的夫人对话,见她们来眼前忽地一亮。
简单与人道歉几句,永王妃匆匆脱身,迫不及待地拉起沈怀昭的手,夸赞道:“昭昭今日真是漂亮,这衣服选的好,一见我就喜欢。”
沈怀昭只管害羞腼腆的微笑,沈夫人颇为自得的挑眉,自夸道:“我选的,昭昭起初还不愿意穿,现在穿上了,你看瞧瞧,多合身。”
永王妃赞成:“确实继承了你的相貌。”
说话间,有太监从门口快步进来,手板一拍,高声唤道:“贵妃娘娘到!”
正聊天兴起的众人猛地一惊,沈怀昭先前虽然和贵妃有一次狭道相逢,却没见过本尊,还不待她细想,就见一道绯红倩影自入口处款款而来。
身前的宫女负责撒花瓣,和不要银两一般硬生生铺出一道厚厚的花路,香味四溢,身后宫女尽职尽责地为贵妃撑伞,好不教阳光照上她瓷白的肌肤。
不愧是宠妃,排场惊人的大。
一半人被贵妃的排场震慑住,目不转睛地望了过去,眼中隐隐露出艳羡,还有一半人却宛如意识到什么一般,纷纷回头望向怔然的沈怀昭,眼中意味不明。
沈怀昭愣在原处,知道她们为何露出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