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程都必须是全力前进的状态。
如此才能一天内赶路50公里山路。
这要是在以前,骡子是万万做不到的,也就是现在,它们经过秘药的进化,才能勉强做到。
而在这样的急行军速度下,骡子们自然不可能时不时低头吃草了。
于是,准备大量的草料,就是必须的。
按照三天的量来计算,一头骡子需要200斤,12头骡子,就是2400斤左右。
杨旭摇摇头,真是离谱。
搬运物资去,反而一半的运力要拿来背草料。
好消息就是,到了目的地,往回赶的时候,只需要背一天的草料,也就是七八百斤就可以,能接受。
至于草料的储备,杨旭还真不缺。
在山洞居住的这20多天里,骡子们每天都会自己出去吃牧草,周围的草料实在太多,这个季节正是长势旺盛的时候,属于水草丰茂。
而每一次它们出去,杨旭都会给它们装上牧草自动收集设备。
回来的时候,就是满满12筐草料。
杨旭直接堆在大厅的一个角落,让它们自然风干,如今已经囤积了超过两万多斤,注意,大部分是干草。
原本是想做青储饲料的,但想了想,还是拉倒吧,技术有,但太麻烦,发酵会很臭,而且到时候还要容器来装,属实没必要。
倒是明年打算离开,前往隐居地的时候,可以做一批青储饲料。
这个事情很重要,杨旭记在心里。
要知道,发酵过的青储饲料,利用率非常惊人。
骡子们吃10斤干草,都不如吃三四斤的青储饲料。
都是一样的东西,但发酵过后,就变成了另一种营养物质。
别觉得奇怪,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
减少三分之二的重量,对他以后的迁徙,好处实在太大了。
当然,目前是用不上了,以后再说。
。。。。。。。。。。。。
草料准备的差不多了,然后就是食物。
杨旭花费了两个小时,做出了三个人,五天的食物。
什么事情都要宽裕一些,万一有事有意外,三天回不来,大家岂不是都要饿肚子。
比如下大雨,路上碰到人群,需要绕路,等等。
为了能完美保存五天,杨旭花了不少心思来做食物。
主食大米,原本从杨家庄带来的精米,经过近两个月的消耗,只剩下10斤左右,这次全部用掉。
加入野生红枣,野生葡萄干,干果,蜂蜜,等等,做成了类似于粽子一样的东西,也可以当做是切糕,饭团。
吃起来黏黏的,特别甜,营养丰富,口感极好,在宗师级厨艺的加持下,它的味道直接突破天际。
最终,做出了40斤的量。
杨旭和王平吃的多,拿走了30斤,平均一天吃三斤,预留10斤的储备。
而女孩则有10斤的储备,一天两斤也够了。
除了主食,还有肉类,杨旭留下了所有的罐头,和火腿,腊肉,足有数百斤。
至于菜一类的,只有野菜了,杨旭做成了菜团子,加入了调料,想吃的话,泡入水中,几分钟就成了一碗菜汤。
为了王灵方便,杨旭还在大厅的帐篷旁边,做了一个小火炉,非常的漂亮和实用,另一侧就是木材和木炭,煤炭也有。
但不建议使用,虽然山洞很大,也是通风的,不怕一氧化碳中毒,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对身体无益。
当然,三只怀孕的母犬,也都留下来,王灵可以吩咐让它们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