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开启方式就不再细说。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地下溶洞,处于山壁中。
面积不到300平米,但作为一个小型军火库,那是很足够的。
里面太黑,杨旭二人也看不清具体的情况。
再加上都是武器弹药,也不敢点油灯,万一被风吹倒,被老鼠碰倒什么的,那就悲催了。
探索军火库,要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
先让12只野鸡进入,看看有没有毒蛇虫蚁什么的,清除后,再进入,分辨储存物资的区域。
优先寻找灯光设备。
黑暗中,他们摸索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一批物资,打开后,居然是手电筒。
足足有十五支,金属外壳。
三洋牌的手电筒,外面的橡胶握把有点硬化,拧开后盖,发现电池仓里塞着卷成筒状的《新闻日报》,头条标题是本土决战宣言之类的。
杨旭嘲讽的说道:“可能他们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跪的这么快。”
王平是跟他们打过的,很凝重的摇摇头:“他们确实有那个勇气,也有那个计划,只不过,最终的结局,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听说当时跟漂亮国谈判的时候,很多次都没有进展,还是舔皇好几次催促,这才定下的。”
杨旭才懒得探讨这个话题,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日国都不会有好下场,我说的,上帝来了都不好使。
前世我拿你没办法,重生了,还让我有了这么强的金手指,看我不折腾你就完了。
有了手电筒是好事,但他们也担心,储备的电池会有问题,这玩意非常不好说,时间长了,肯定会有影响,不能用都是可能的。
很快,他们就在旁边,找到了电池。
好家伙,还不少呢,而且分好几种,有手电筒用的小块电池,还有大块的蓄电池组。
都是铅酸电池,这技术早就有了,军用就更别说了。
杨旭拿出一包拆开,足足10块小电池,二人装入手电筒。
打开的瞬间,一道亮光出现。
有时候你得佩服,小日子的军工水平,和科技水平,确实是这个时代很先进的,起码能列入世界前五。
都储存五年了,电池还能用。
有了手电筒,他们就更方便了。
周围的一切全部尽入眼底。
第一步,他们找到了军火库的照明系统,确实有损坏,接触不良,受潮严重。
王平捣鼓了半天,杨旭没有去帮忙,而是在四周转悠,看看军火库内的物资区域,和摆放位置。
不到30分钟,灯光大亮。
柴油发动机的声音响起。
第二步,清点物资。
看着300平米的空间,大部分都满满当当,想来收获不会小。
杨旭很满意。
先从最关注的电力设备方面开始。
手电筒15个,都是军用长把的,能放入四节电池,按照正常的情况,可以连续开启20个小时以上,现在的话,就不清楚了,电池毕竟是储存五年的东西。
手提式电灯,有6盏,这可不是小家伙,而是重达十几斤的大家伙,说是手提的,其实是炮楼用的那种大灯,可以连接电池,也可以连接电线供电,设计的非常合理。
其次,就是其他各种灯泡一类的配件,有大有小,林林总总上百个。
这点数量,其实并不多,看起来,应该只是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