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皇家禁卫军 > 第231章 死讯之后二(第2页)

第231章 死讯之后二(第2页)

在其它街道上,日本人开的商店、饭店、旅店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东西遭到哄抢。这是真正的“零元购”,值钱的东西,一个都没放过,能搬动的,直接搬车。一个人搬不动的,两个人一起搬,总之,见什么拿什么,不管有没有用,先拿走再说。

日资工矿企业由于武警的干涉,只是暂时停工,机器设备并未遭到破坏。不得不说,这些工矿企业是幸运的,他们从心底里感谢武警。事实上,武警认为,等打败了奉天日军,这些都会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自然不能被破坏。

最惨的是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的朝阳支社。因为,两个日资的汉语版报纸,表的内容,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日本《读卖新闻》的汉语版,大篇幅的介绍了总督衙门遇袭的详细经过,描述之详细,仿佛他们就站在边上看到了似的。事实上,他们确实有人看到了,看到了整个过程,所以描述的这么详细,并不稀奇。

日本《朝日新闻》汉语版,更是借此机会,为日军在东北的军事行动洗白。自诩是亚洲唯一的先进国,大和民族是亚洲最优秀的民族,日本满洲军来到东北,是为了平蛮攘夷,帮助清国驱逐俄国侵略,教化蛮昧的东北民众,推行王化,享受天皇荣光,实现大东亚共荣。而东北禁卫军在奉天、辽阳、本溪等地的对抗行为,是在恶意破坏日清友谊,破坏日清合作。在日俄战场上,日军和清国一直有着很深的合作,日本还在无偿地帮助清国培养军事人才。东北禁卫军罔顾这一切良好的前提,恶意进攻日军,这就是蛮夷行为,有失教化的行为,人神共愤。

愤怒的民众,欣然接受了自己是“蛮昧”的事实,然后直接冲进两家日资报社,开始了“蛮昧”的本能行径,直接将里面的一切砸烂。抢走了能换成钱的一切东西,大摇大摆的走了,我“蛮昧”,我有理,我怕谁。

全副武装的警察和武警就站在路边上,却无人上前制止,因为上头话了,百姓的情绪需要泄,需要正确的引导,堵不如疏,不要阻止,切记不能激怒百姓。千错万错,等他们“零元购”结束再说。

朝阳虽然混乱,但却在警察和武警的控制之下,乱中有序。愤怒的民众,并不是想砸什么就砸什么,并不是想在哪里聚集,就在哪里聚集,砸东西可以,打人也可以。实在是收不住,打残也可以,警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是打死不行。

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外国人,看到这些,不住的摇头,他们都有些怀疑,这些民众是不是特区政府或者是禁卫军雇佣的,或者是军人假扮的,怎么这么听话,让去哪里就去哪里,让砸谁就砸谁。有日本浪人试图反抗,结果直接被愤怒的民众打服,跪在地上连连求饶。清国民众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要说里面没有军人混在其中,打死我也不信。你看那几个盖锅头短的,就很值得怀疑。

事实上,里面确实有军人混在其中,负责振臂一呼引导情绪,及时镇压那些想乱来的。怒的人群,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及时的纠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欧美列强们在武装警察的保护下,全程观看了大街上的“民众游行”,特别是“零元购”这个词,创造得十分别致、贴切,既达到了目的,又掩盖了事实,被列强们点赞无数。他们也理解了,为什么武警不让他们靠近看戏了,一旦靠近,很可能会成为“零元购”的新目标。

德国领事乔纳斯和美国领事哈克,看完“街戏”后,同时来到了特区外事局,他们要听锡良的说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锡良的态度坚决,特区外事局,概不表任何关于总督府遇袭,总督身亡的评论。锡良提醒他们二人,真假不重要,事实就摆在那里,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怎么选择?是一如既往的和特区站在一起,还是萌生了新的想法?

锡良强调北方经济特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会因为任何变故而改变。任何人也别妄图在此时铤而走险,找到自己的机会。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欺骗,要学会等待,要学会冷静的观察,三思之后,可以再三思。行动,只停留在想象,切记不要实施。

锡良还强调,禁卫军,不是一个人的,少了一个重要的人,会对禁卫军产生影响,但不会对禁卫军产生任何改变。前路和方向早有确立,都知道过程中会有牺牲,都知道过程不会完美,不会一帆风顺,禁卫军有勇气、有能力、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征服一切困难。

锡良告诉乔纳斯和哈克,北方特区和禁卫军希望在前进的路上,得到朋友真诚的帮助,也会用最真诚的心回馈朋友,有来有往,利益互锁,朋友才能长久。最后希望德美两国,认清事实,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

乔纳斯和哈克回到各自的领事馆,都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反复思考锡良这一番话的用意,应该怎样向国内汇报,因为德国大总参谋部的高级别军事代表团出行在即。

戈辉,真的死了吗?

这个巨大的问号,突然出现在乔纳斯和哈克的脑子里,如同一支寒光闪烁的铁勾,在脑子里各种划动,把自己的思绪搅成了一锅浆糊。

北京的朝廷也收到消息,经过多方证实,戈辉确实遇袭身亡。但这个“多方”,不包括红楼,红楼一直对“戈辉遇袭身亡”一事,不做任何回应,只承认整个总督衙门成为废墟,仅此。

光绪捡起桌上的电文,这是昨天下午戈辉来的电文。本来还在为怎么处理头痛不已,但现在,光绪犹豫了。还要不要处理?还有没有处理的必要?还有,戈辉为什么要修遵义府到茅台镇,再到泸州的铁路?难道是戈辉在那里现了什么好东西?如果真是那样,朝廷是不是也可以占个大头啊?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也陷入了纠结之中,胸中数万匹羊驼在奔腾,烦躁不已。

戈辉到底是死没死,红楼一直不表任何言论。清理完毕的总督衙门废墟,很多人去看了,确实是废了。残垣断壁,已经不足以形容情况之惨烈,无法想象是被多少炮弹毁伤后,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五个人面面相觑。

戈辉没了,以后的禁卫军会怎样?会不会分裂?东北会不会乱?禁卫军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表面顺从朝廷,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朝廷?

此时慈禧太后,正端坐在戈辉的父母家里,正在与戈辉的父亲说话,电文到了。

李连英双手微颤地端着电文来到慈禧面前,小心地说道:“老佛爷,电文。”说话间,目光不经意地瞟了一眼戈辉的父母。

电文很短,慈禧却反复确认了几遍,确认没眼花,没看错。她瞟了一眼戈辉派来的特勤局长,又为难地看了戈依光夫妇一眼,犹豫了再三,最后还是没把电文递内容告诉戈依光夫妇。

慈禧不好再多做停留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确实出自慈禧),还是先不要告知戈依光夫妇了。她决定还是要去朝阳,她要亲眼确认,不然她不相信。在她看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戈辉就是一个祸害,一个大祸害,哪那么容易死。这回不再走走停停,而是加快了度,今晚必须到朝阳。

这才是第一天,很多人,还有列强,包括北京的朝廷,都还在观望,还没到亲自下场的时候,一切都还比较克制。正如大山岩所说的那样,戈辉的死,需要时间酵,足够酵之后,才会有人跳上舞台,开始自己的表演。

大山岩在满洲军指挥部里坐等消息,他等着看好戏。

戈辉在红楼睡觉,睡等消息,他在学姜太公钓鱼,就看哪些人会愿者上钩了。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dududu禁卫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