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没意见,臣等是陛下的臣子,北洋常备军是陛下的军队,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全力配合陛下完成整编。”袁世凯立即说道,听起来十分的诚恳。
光绪很满意袁世凯的回答,轻轻点头,表示听到了,未再多言。
袁世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觉得这位光绪皇帝不好相与,和已经在他心中固化的傀儡形象完全不同,这是一位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皇帝,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四人,内心中一片灰败,我们都被他懦弱的表面欺骗了,曾经的傀儡皇帝,居然隐藏得如此之深,这肯定是个心如铁石,内心狠辣的皇帝啊!
第四个到的是一月份毕业于朝阳陆军讲武堂的o名优秀学员。
这二十人回到北京后,并没有像其他学员一样,立即被分配到北洋六镇,而是在北京为北洋六镇的镇协标营的主官们讲课,主要讲禁卫军,讲朝阳陆军讲武堂,讲他们眼中的禁卫军,他们眼中的讲武堂,所以才能这么快来到紫禁城。
“陛下,o名优秀学员到了,是在御书房觐见吗?”小元福轻声汇报。
“去正殿吧!这里太小了。”光绪说罢,向乾清宫正殿走去。
阿林山、铁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也跟着去了乾清宫正殿。
“臣等叩见陛下”二十个人来到乾清宫正殿,站成整齐的四排,一起下跪磕头。
“都起来吧!以后穿军服,朕准你们不磕头,敬军礼就可以,只有穿官服时才需要磕头。”光绪的态度明显不同。
“谢陛下”二十个人齐声回答。
“听说,你们在给北洋常备军的镇协标营的主官们讲课。”光绪饶有兴趣地说道。
其中一个,主动上前一步,敬礼后,回答道:“是的,在北京讲课。”他看了一眼袁世凯等五人,接着说道:“袁大人让我们讲一讲东北禁卫军,因为我们近距离的接触过东北禁卫军,我们的了解更直观更全面。还让我们讲一讲朝阳陆军讲武堂,是怎么教学的,如果我们成立军校,能不能办的和朝阳一样好。”
“先说你叫什么,你觉得,我们办的军校,能和朝阳一样好吗?”光绪微笑着问道。
“臣叫杨烨,我们缺少经验丰富的教官,也缺少身经百战的老兵,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缺少像戈辉大人那样高屋建瓴的校长。”杨烨小心地说道:“短期内我们还达不到朝阳的水平,但只要坚持,相信有一天,我们也行。”
“你很务实,敢在朕面前说真话,当奖。”光绪认真地点头,说道:“军人就要务实,就要说真话,不论是站在谁的面前。”光绪强调:“朕不喜欢有人站在朕面前故意夸大事实,针尖大的事情,说成元宝那么大。这样的人,朕会直接让他滚出朕的军队。”光绪的声音如滚滚惊雷。
“杨烨,你很不错,你是个敢说真话的正直的军人。”光绪再次夸奖道:“不过,今天招你们二十人过来,不是听你们讲故事。”
光绪认真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二十人,直接问道:“招你们过来,是谈一下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合并一事,谈一下你们的看法,怎么整编合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十人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人先上前一步,立正敬礼,然后小心地说道:“臣叫余文燧,臣,并不知道陛下希望是什么样的整编,是采用原来的镇协标的编制万人,还是学习东北禁卫军的师团制编制万人,臣觉得,两种编制各有长短,都很好,都很适合当下的大清军队,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光绪犹豫了一下,直接说道:“先,朕不喜欢北洋常备军现在的编制,朕也不否认东北禁卫军的编制很好,但朕不想要这样的编制,皇家禁卫军作为朕直接指挥的军队,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编制,短期内,甚至未来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战争,朕指的是长城以南,所以,朕需要的是小而精的编制。”其实,光绪是不喜欢军权过于集中在几个人身上,这样会让他感觉不踏实。
“朕这么说,你们明白吗?”光绪提醒他们。
这时,有一人踏出一步,立正敬礼,然后说道:“臣叫罗海,臣知道东北禁卫军之外,还有一支武装警察部队,是北方经济特区的内卫部队,主要任务是配合警察处理警察无法处理的群体性治安问题,还有剿匪,以及重要时期的安保任务等。他们总兵力只有人,旅级编制,o个ooo人的标准旅,每旅下辖至个营,这种旅营制的编制,组合非常灵活,可多可少,对各种情况的群体性治安问题,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臣说完了。”说完,再次敬礼,并后退一步,退回队列。
光绪听后,非常满意,所以直接拍板:“不用讨论了,就按照这个旅营制整编,ooo人一个旅,计划编成o个旅,不够o个旅,就再招一些人进来,凑够o个旅,就由你们o人担任旅长。剩下的军官由那些和你们一起毕业的其他学员来担任。”
二十人一听,立即兴奋了,这就成旅长了。二十人立即给光绪敬礼,齐声道:“谢陛下隆恩。”
铁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立即明白了,光绪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们留位置,要把他们远远地踢开。
“谢的太早了,你们若是干不好,我随时撤了你们。别忘了,今年四月份,还有oo人要毕业,你们干不好,就由他们替上。”光绪微笑着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
“不辱使命,不负忠诚。”
二十人一高兴,把朝阳陆军讲武堂经常说的话,顺嘴说了出来。
光绪一愣,他去过朝阳陆军讲武堂,他听过这样的话。今天再听,味道和意义不一样了,因为和他有关了。他现,这样的表忠心,非常有力量,他喜欢。
“很好,我等着看你们的表现。”光绪很高兴。
二十人本以为自己说错话了,内心忐忑,没想到,皇帝陛下很满意,他们也就放心了。索性再喊一遍:“保证完成任务,不辱使命,不负忠诚。”
“要的就是这个舍我其谁的气势,朕的大清皇家禁卫军,就应该是这样的。”光绪再次褒奖他们。
铁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彻底放弃了,彻底没希望了。
最后一个到的是北洋六镇,镇、协、标的全体主官。
这些人,本来就在北京参加学习,否则,很难立即把他们叫过来。
等他们完成觐见礼节之后,光绪直接告诉他们:“朕要升你们的官。”
北洋六镇,镇、协、标的全体主官,听后立即就要谢主隆恩,光绪直接抬手示意他们先等等,然后继续说道:“经朕了解,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特别是去年十月下旬的河间秋操,你们做的非常好,如此大的规模,在没有日本教官的指导下,你们能堪称完美的完成,朕心甚慰。”
北洋六镇,镇、协、标的全体主官们,听得热泪盈眶,我们的努力并不是默默无闻,皇帝陛下都知道。有些人更是生出了为陛下肝脑涂地的心情。
铁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看着眼前的这些北洋六镇的主官们,心中不住的摇头,皇帝要卸磨杀驴,你们却在感恩戴德,多荒唐的事情啊!
阿林山也在心中打鼓,以后为陛下办事,一定要兢兢业业,一是一,二进二,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现在从心底是惧怕光绪,伴君如伴虎,应该就是我现在的样子吧!
喜欢禁卫军请大家收藏:dududu禁卫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