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听到杜如晦的话,沉稳儒雅的裴寂,不由表情一变。
脸上不敢置信的神情难以掩饰:“你说刘树义有了收获,已经找到了突破口?这……”
这怎么可能?
从刘树义接下任务,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个时辰吧?
这么短的时间,也就能来回一趟李建成的陵寝罢了!
刘树义怎么可能就有了收获?
要知道,他们这么多人,可是足足十二天,都没有一点线索,刘树义怎么可能两个时辰,就比他们十二天的努力还要厉害?
裴寂实在是难以相信。
而李世民,则看了眼面色大变的裴寂,又看了眼神情笃定的杜如晦,漆黑深邃的眸子,难得露出一抹异色。
“说说吧。”他开口道。
杜如晦没有耽搁,直接将刘树义的推理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综上一切,刘树义最终推断,息王尸首,根本就不是在暴雪当夜失踪的。”
“他真正被盗走的时间,至少在一个月前,即我们改葬息王的正月十三之前!”
“而这也是为何,我们数千人,耗费十二天都无法找到贼人,无法找到线索的原因,我们的出发点就错了,又怎么可能找得到线索?”
裴寂听着杜如晦的讲述,脸色忍不住变了又变。
他没想到,杜如晦说的竟是真的。
刘树义竟然真的有了突破!
怪不得,他亲自去调查,都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原来,尸首竟然不是那一夜丢失的。
刘树义怎么连地动的事都那么清楚?
他的学识到底有多丰富?
裴寂忍不住在想,刘文静年轻时,与刘树义比,会比刘树义更优秀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而这个答案,让他心里不由沉重了几分。
“陛下。”
杜如晦的声音继续响起:“裴司空担心刘树义会存有二心,不尽心尽力去调查。”
“可事实已经证明,他在接下任务,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做到了我们数千人十二天都没有做到的事,找到了此案的突破口,明确了调查方向……”
“若这都不算尽心尽力,臣也想不到什么能叫尽心尽力了。”
“而且陛下可能不知,刘树义在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就曾向臣说过,他说他知道此案的难度,也知道若无法侦破此案,他就是大唐的罪人,可家国有危,身为大唐男儿,他又岂能避而不及?”
“所以,他在接下此案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若失败,便丢官舍命的觉悟。”
“若这都不能证明他对陛下的忠心,臣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证明了。”
“至于裴司空担心他年轻,没有经验……”
杜如晦转过头,看向一旁脸色难看的裴寂:“这一点,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再解释什么了。”
事实已经证明一切,刘树义两个时辰的收获,超过了他们十二天的收获,什么年轻,什么经验不足,在这铁一般的事实下,已经毫无说服力。
看着杜如晦那沉着淡然的样子,听着他那将自己所有的理由,尽数反驳的话,裴寂只觉得心口仿佛被巨石撞击一般,沉闷的厉害。
可是,却又无可奈何。
李世民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裴寂,便已明白了一切。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世民爽朗一笑:“刘树义当真是没让朕失望,原本朕还真的有些担心,但现在,把此案交给刘树义,朕从未有过的放心!”
这话便是彻底定性了。
此案只由刘树义一人负责,无需任何人多言。
裴寂自然不敢再反对,只得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