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穿越 高月 > 第4章 乱世一粟米(第1页)

第4章 乱世一粟米(第1页)

暮春的怀朔镇旌旗猎猎,夯土城墙外是绵延的军屯田。

作为北魏防御柔然的六镇之一,这里既是铁血边关,又是胡商云集的贸易重镇。

晨光刺破云层时,高欢已行至怀朔镇军府门前。

随着伤情渐渐好转,高欢自然要回岗位述职。

他的办公所在“巡防署“,位于军府东侧,三间青砖瓦房前竖着六根旗杆,分别悬着代表三市九坊的令旗。

高欢进门,已有七八人立于屋内。

“贺六浑,来的正好,柔然人上个月寇边,你送的加急军报,朝廷如何回复?”

说话的男子年约四十,浓眉下双眼如鹰隼,甲胄肩吞处铸着展翅银鹰,正是怀朔镇将段长。

高欢抱拳行礼,将记忆中洛阳的见闻娓娓道来:“回镇将,胡太后只说‘边事自决’,无军饷调令。”

高欢叹了一口气,此时的北魏中枢早已被胡太后亲信把控,上行下效,各级官员贪污成风,根本无心顾及边疆战事,边将的求援信往往石沉大海。

段长重重哼了一声:“果然如我所料!胡太后一门心思修永宁寺,动辄耗费千万钱帛,哪管北疆将士死活?”

话音落下,屋内嗤笑咒骂声此起彼伏。

胡太后临朝以来,崇信佛教,在其带动下,北魏佛教盛行。

僧侣不用缴纳苛捐杂税,社会地位尊崇。

而与之相对的六镇将士,不但要承受更高的赋税,还要时常被征发去服劳役。

一边却是脱离生产却受供养的逍遥日子,而另一边却是既要打仗又要纳税的苦逼生活,边镇将士的不满之情自是与日俱增。

“镇将莫急。”段长说完,左侧走出个面如重枣,身形福态的男子,正是高欢的好友孙腾。

“依下属之见,‘边事自决’未必是坏事,武川镇将杨均及领军贺拔度拔乘此机会囤了数千甲胄,秀容川的尔朱荣更是招兵买马,麾下铁骑已过五千,镇将何不效仿?”

右侧一身形修长,面色白皙的鲜卑男子抚掌大笑:“龙雀(孙腾字)所言极是。朝廷既不管事,咱们正好趁机募兵,怀朔控弦之士万余,若能整编训练,何愁柔然犯境?”

此人正是司马子如,日后官至北齐司空。

不过,此时的他只是怀朔镇中一名队副。

他转头向段长拱手:“镇将但请下令,子如愿往各坊募集青壮。”

段长目光在二人身上逡巡片刻,忽然长叹一声:“话虽如此,可募兵需粮需饷,镇库中存粮只够月余……”

他摆了摆手继而看向高欢:“罢了,此事从长计议。贺六浑,你既从洛阳归来,且去述职,如今柔然寇边,市井中难免有胡商浑水摸鱼。”

……

怀朔镇,西市。

晨雾刚散,便已是人声鼎沸。

羊肠般的土路被牛车碾出深深的辙印,两边的胡杨木摊位上,堆满了羊皮、毛毡和从柔然换来的青盐。

“贺六浑!这边!”

司马子如挥着马鞭,鲜卑皮帽歪在脑后。

作为镇戍队主,高欢每日需巡遍三市九坊。

所谓“三市”即东市(兵器马具)、西市(粮食布帛)、南市(人口牲畜),九坊则以“武”“威”“平”等字命名,住满了镇兵眷属与胡汉杂商。

……

经过西市,甫入南市,突厥人牙子的驼队正堵在路口,三十多个铁笼里蜷缩着各族奴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